Making,写不好科普文的科普患者 阅读原文 这个问题就跟人家问我,为什么天天用美白产品,皮肤还是没有变白一样。 买了巨多巨贵,从日系,到欧美系,到国货防晒,都买了个遍,也坚持一直用,咋还是黑了呢? 来源于 google 无他,只因为你缺一节防晒课! 防晒霜到底该如何用才能有效防晒黑? 1.首要原则 - 用量要足够,宁多勿少! 你们防晒一次用多少量啊? 这个时候“less is more”的原则行不通,你要记住的就是 a bit more~原来已经回答过一次,在这里再总结一下。 这里有个很重要的前提:所有的 SPF 值都是在理想用量计算得来: 根据药监局《化妆品防晒指数测定方法》以及 COLIPA 方法,防晒标准用量如下: 而普通人脸部面积在 300~400 平方厘米,见下图,主要区域为玫红色标注区域。 脸部示意图 所以,理想状态下,你的每次防晒霜用量在: 0.6g~0.8g,是个什么概念, 因为你不可能每次去称重,可以目测,一般就是一个硬币大小和厚度。 硬币大小 / 厚度 所以,每次使用防晒乳液 / 霜基本都是在手掌上要有如上图箭头所指那么多。右边是 Elixir 的 1 元硬币标识,也是一个道理(日本硬币稍显小一些,=.=)。 but...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现实情况是: 根据调研数据,80~90%的人只用到标准用量的 50%甚至更低,也就是只用到 0.3~0.4g。 那么问题来了,标准用量的 50%甚至更低,还能起到防晒效果吗? 有!很微弱!这又是有科学依据,做过实验验证的,包括我们自己,也在实验室验证过。 以 SPF50 为例,在涂抹量不足(70%左右的标准用量下),它的 SPF 值其实只有 SPF 18.8; 如果只有 50%的标准用量的华,它的 SPF 其实只有 SPF 7.1。 文献数据 文献数据 真真涂了个寂寞.....o(╥﹏╥)o..... 所以,对于防晒,一定要宁可多涂,不甘寂寞的使用防晒,也不能少涂。 妥妥一个 1 元硬币的量,或者起码是你平时用乳液或者面霜的 2 倍量! 2. 第二原则:防晒涂抹时候需要涂抹均匀 涂抹量够了,但又遇到问题,怎么涂抹? 是不是胡乱扒拉几下,涂抹到全脸就 OK? 人体皮肤表面并不是一个平整光滑的镜面,而是凹凸不平,有褶皱的,下图左图清晰可见,皮肤上也有丘壑、山岭...颜色越蓝,表示凹陷越多; 从侧面横切面看,就是右图,呈波浪线。 skin suraface 所以,我们的理想涂抹防晒如下图左所示 - 均匀的薄膜结构;而真实世界– 非均匀的薄膜结构如下图右所示。 BASF 技术资料 举个栗子,以 SPF=10 的防晒为例: 如果是涂抹不均匀的情况下:有些地方 SPF 达到 100,而有些地方只有 SPF2. 防晒测试 另外,防晒产品形成薄膜的厚度分布对 SPF 值的影响。 以防晒油和防晒啫喱为例:1. 膜厚度小的部分比重越大,SPF 值就越小(左图橙色为防晒油,膜厚厚度小的占比较多,右图橙色表示它的 SPF 就越小);2. 平均膜厚度和整体膜厚度分布会影响 SPF 值. 防晒产品形成薄膜的厚度分布对 SPF 值的影响 知道在实验室的 PMMA 板或者人体上的样品是如何涂布吗? 乳胶指套将样品均匀涂布于试验区内,等待 15 分钟。 方式测试标准样品涂布图 看了这个,是不是自己觉得就是糙汉子?为了自己的防晒产品得到高效利用,还是好好均匀涂抹防晒霜是王道! 3. 第三原则:即时补涂 不要以为早上涂了防晒出去玩一整天,就可以万事大吉了!你需要的是:即时补涂防晒。 图片来源于 google 许多公共卫生机构或者防晒产品说明书的一个常见建议是每 2~3 小时重新涂抹一次防晒霜。 这并不是意味着防晒剂的失效,而是因为你出去玩,会遇到,出汗、摩擦等情况,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初次涂抹的时候没有达到足够的量,这个时候你就得补涂防晒霜。 有学者做过测试研究究竟多少时间间隔需要补涂防晒。 他们选择了三种类型的防晒产品,一种是容易从皮肤上清洗掉的防晒霜(通常防晒霜半衰期 t1⁄2=0.5 小时)、适度成膜并且容易清洗掉的防晒霜(t1⁄2=2 小时)和与成膜性强并且皮肤结合良好的防晒霜(t1⁄2=8 小时)进行了计算。 结论: 使用容易从皮肤上去除的防晒霜(t1⁄2=0.5 小时)在防晒方面几乎没有效果,无论何时重新涂抹,皮肤都会受到 14 到 18 SED 的暴露,这种暴露足以导致严重、疼痛的晒伤; 对于成膜性较好的(t1⁄2=2 小时或者 t1⁄2=8 小时)的防晒霜,20 分钟内重新涂抹,而不是在初次涂抹后的 2 到 3 小时内,皮肤暴露量最低。其原因是,在阳光照射期的早期,在皮肤上涂抹足够厚度的防晒霜,从而获得良好的防晒效果。对于与皮肤结合良好的产品,在 20 分钟内再次使用时不太可能出现晒伤,但在再次使用前等待 2 小时可能会导致轻度红斑。 skin irradiance 6 SED/h. Sunscreen substantivity “half-life”: 30 minutes (● ); 2 hours (■); 8 hours (▲). 所以,根据自己的活动来适当补涂防晒:比如在暴露在阳光下 15 至 30 分钟后,在暴露部位重新涂抹防晒霜;在进行可能会去除防晒霜的剧烈活动后,如游泳、擦干毛巾或过度出汗和摩擦,需要再次涂抹防晒霜。 4. 防晒产品结合硬防晒,比如防晒服,遮阳伞等。 这条也是结合 1-2 条做的不足的人士给出的,除了防晒产品,如果加上硬防晒(防晒衣 + 防晒伞),我觉得那是非常完美了。 图片来源于 google 与防晒霜能在皮肤表面形成连续的膜不同,纺织衣物主要是通过对皮肤的遮盖率(或者对应的镂空率)来防护皮肤。 不同的纺织品有不同的材质组成,比如棉,modal 和处理过的 modal(在纤维制造过程中加入了可减少紫外线透过成分),我们可以看到下图,从左到右看每一排织物,黑色区域逐渐增加,白色区域相对减少,处理过的 modal 的遮盖率可以达到 99%!换句话说,遮盖率越高,光防护能力越强! 文献资料 那么,最好选择什么颜色的衣物呢? 染料,也是一种选择性吸收或者反射特定波长可见光的有机化学物质。染料分子也是可以吸收紫外线,而且利用 UVB 吸收能力最强的染料有可能产出光防护能力更强的织物。 根据文献资料,提升染料的用量可以增加 UPF 值。不管哪种染料,用量为 1%时,织物的 UPF 都高于 0.5%。具体见下图。 文献资料 这项研究还显示,黑色(红框)并不一定是防护力最强的,红 28(蓝框)甚至比黑色还要强。 一般来说,织物最低可宣称“防晒”功能的 UPF15。在选购的时候,可以参考它给出的 UPF 值。 很多时候,相比防晒霜,衣物更具优势,比如,衣物不用提前传,穿上之后立即发挥功效,也不会引起皮肤的不良反应,衣物在数月或者数年也不会降解! 图片来源于 google 这样的一件衣服,我们经常穿,相当于遮阳伞,防晒霜,口罩,袖套等等巴拉巴拉~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