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用户,自愈者,也是治愈者. 阅读原文 分享「一个心法 + 一个方法」。 相信会给你带来真实的改变。 一、心法向:享受当下这件事 这条心法来自埃克哈特托利的《与万物合一》,他在书中「内在空间」INNER SPACE 一节中写了两段话: 第一段: 当你有能力享受你当下在做的事情,能够把当下时刻,而不是过去和未来,作为你生命的焦点,你的生命的质感就会显著提升。 喜悦并不是来自于你所做的事。喜悦是从你的内在深处,流入你在做的事,继而流入这个世界。 When you make the present moment, instead of past and future, the focal point of your life, your ability to enjoy what you do – and with it the quality of your life – increases dramatically. Joy does not come from what you do, it flows into what you do and thus into this world from deep within you. 第二段: 当你全然临在地做事,而不仅仅是把这件事作为达成其他目标的手段,你就会享受其中。 因为你真正享受的不是你从事的活动,而是流入其中的那个深深的活力。这个活力与你的本我是合一的。也就是说,当你在享受做某件事,你真正体验的是本体动态层面的喜悦。用这种享受的状态从事,最终都会将你与带来所有创造的高能量姿态连接在一起。 You will enjoy any activity in which you are fully present, any activity that is not just a means to an end. It isn't the action you perform that you really enjoy, but the deep sense of aliveness that flows into it. That aliveness is one with who you are. This means that when you enjoy doing something, you are really experiencing the joy of Being in its dynamic aspect. That's why anything you enjoy doing connects you with the power behind all creation. 你有没有觉得,光是看到这些文字,已经可以让我们英敬清寂了。 记得之前看过乔丹的一个分享。 大意是他在比赛的时候可以进入一种特别棒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身边的发生一切仿佛变慢了,轻松的就能过掉所有人,自己动作很轻松,可以把球放进篮筐里。 这种状态就是那种叫做精神属性 。在这种精神属性的加持下,你会变得同时拥有多种看似矛盾的状态—— 轻松又深刻、果断又沉静、专注又机敏。 这种状态,单凭文字是无法传达透彻的。 像赫尔曼·黑塞在《玻璃球游戏》写得: 这也便是觉醒的体验为何如此难以表达,难以分析阐释,又与语言相距遥远的原因。语言的目标似乎并不是用以报道这一类生活境界。 一个人若要完全理解另一个人,大概必须有过类似的处境,受过类似的痛苦,或者有过类似的觉醒体验。 你无法对一条鱼解释在陆地上行走的感觉。 也无法对一个没有吃过臭鳜鱼的人,解释那种味道。 因为,这些文字的背后,本质上都是一种频率。我们可以通过一次又一次具体而细小的练习去试着感受这种频率。 比如,就是现在的这一刻,无论你真正做什么,试着体验之前本文开头的那种频率—— 让喜悦从你的内在深处,流入你在做的事,继而流入这个世界。 二、方法向:番茄治事 我在用番茄工作法,从 2012 年到现在。 2012 年秋天第一次读到《番茄工作法图解》,之后便开始践行「番茄治事法」,已成积习。 番茄工作法(Pomodoro Technique),是一种最为简单易用的工作方法,由意大利人弗朗西斯科·西里洛(Francesco Cirillo)发明,并在数年间在全球普及。 除了番茄工作法,还使用不少其他的工作法,包括 GTD 和柳比歇夫,但综合比较下来,还是番茄工作法最明快精悍。其原因,在于番茄工作法极为简单,却有其他工作法完全不能比拟的优势。 「番茄治事法」也可以看成是铃木俊隆 - 关键 12 条准则中前 6 条的操作指南。 比如—— 1、一次只专注于一件事情 番茄工作法帮我们与时间和解,化敌为友。 不会再因为有一个小时、一天、一周、一个月的时限而充满焦虑,你要做的就是定好 25 分钟番茄钟,然后全然关注于手头的任务。如果番茄钟响铃,25 分钟结束,而任务还没完成,这也并不代表失败。 相反,这铃声提醒了我们自己可以体验一下彻底完成一件事情的快乐。 2、积极但精炼 越是精干强悍的人,越不会给自己安排一个无休止的任务清单。每一天要完成特定的事情,不会太多。如果你少做,你就能够更专注地慢慢地、更彻底地做这些事情,如果你把一天用不同的任务填满,你就会急忙地从一件事情到另一件事情,而不会停下来去想你究竟做了些什么。 这种思路,很像谷歌们一直在推崇的 OKR(Objectivesand Key Results)即目标与关键成果法。「我精骑三千,足敌君羸卒数万。」 3、重要的是开始 重要的是开始。开始做一件事时,先给自己 25 分钟的起步时间。开始就好,别计较效率。心里可能会百般抗拒,甚至完全投入不进去。这很正常也是人的本性。接受它就好,不用责怪自己。只需要提醒自己:就 25 分钟,熬过这 25 分钟就好了。 行动比想法,更能够推动行动。不是说等我想做了,我才能去做;而是我先开始做,我就会进入想做的状态。 先去写,然后灵感才会生发出来,然后继续推动写作。「今天不想跑,所以才去跑,这才是长距离跑者的思维方式。」(村上春树《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 最终总是行动影响了态度,而不是态度影响行动。扭启番茄钟,半小时内你就会有所斩获,并获得休息的奖赏。 4、仪式感 仪式给我们心理上一种暗示:马上要做的事情特别重要,未必寻常。如果事情重要到需要一种仪式,就需要给予你完成的注意,并且慢慢地正确地来完成。 番茄工作法是以动作为导向的,扭启番茄钟的动作,遵守铃声是动作,填写『今日待办』表格这些就是我们给自己设定的专注仪式。 从操作来看,番茄工作法只需要五个基本步骤: STEP1.决定一个要完成的事情 STEP2.设定番茄钟计时器 25 分钟 STEP3.工作到定时器提醒 ,标记一个 x STEP4.短暂休息 5 分钟 STEP5.每 4 个 x, 休息 15-30 分钟 所以对我自己而言,每一番的专注就是自己 25 分钟的马拉松。无论工作任务多繁杂严格遵守「番茄方法」,就会产生高效率,治事如水。 或许是因为看到弗朗西斯科发明番茄工作法的经历,会更加认同: 他曾和我们大多数人一样,是一个拖延症晚期患者,甚至曾经一度感觉到周围人看他的眼光都很异样。 因此,他觉得不能这样继续了,于是他做了个简单的实验:我就不信我不能完成十分钟的专注!于是他找来一个厨房用的番茄计时器,调到 10 分钟,便开始了专注。当然,第一次他失败了,但他没有放弃,几次下来,终于完成了 10 分钟的专注。 后来,借力于第一次成功专注所带来的自信,他逐步优化了番茄工作法,并将他推广给其他人。 使用几年来,自己有一个最大的感想—— 其实,复杂、混乱、焦虑、拖延才是人生的常态。而我们肉身凡胎,只能通过一次又一次的 30 分钟的马拉松,昂昂不倦,点点向前。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