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LE,一个热爱生活的人 阅读原文 我经历的最酷的一次旅行,莫过于那年的“5.1”劳动节跟随一个输油管道工程项目部,踏勘工程线路,从黄土高原到秦巴山区至四川盆地,使我经历了一段终生难忘的旅程。踏勘结束后,我写了 3000 多字的长篇通讯在报刊上发表,以下将文章的主体部分与知友们分享(个别文字有删改)。 一、黄土高原试胆魂 5 月 1 日吃罢早饭,从兰州启程。输油管道将依次经过黄土高原、秦巴山区和四川盆地,我们第一天踏勘的便是黄土高原地段。 刚离开市区,就领略了黄土高原的风貌——黄丘起伏,沟壑纵横,粗犷雄浑。管道在这里通过,要翻梁跨峁,钻谷穿壑,腾越盘旋,成为名副其实的“油龙”。将来这里的施工,也必定是此伏彼起,时隐时现,完全有别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东北平原输油管道会战时一揽无余的大兵团作战场面。所以,如果将平原的管道敷设比作恢弘的交响曲,那么,这里的管道敷设则是酷烈的摇滚乐。 我们坐在车上“跳摇滚”。由清一色越野车组成的车队,忽而越上峁梁,忽而扎向沟谷,刚刚转过一个 S 弯未及从惯性中复原,一个“胳臂肘弯”又将人抛向新的不平衡。所以,不用任何人提醒,车上的人都扣紧了安全带。 在峁梁上行驶,两侧多为 200 至 300 米的深沟;在沟谷中行驶,窄处仅有 6、7 米宽,若是雨季,黄土湿陷性灾害会时有发生。有一条沟便叫“砸死马沟”。无论在梁上还是在沟底,车队永远伴随遮天蔽日的黄尘,象是为这雄浑舞台上独特的“摇滚乐手”施放高浓度的彩色烟雾,实在够刺激。 工程项目部总经理 D 和副总经理 Z 分别坐在 1、2 号车上,通过对讲机介绍沿途情况。每到工程关键处,便停车实地讲解。时过中午,方择地野餐。主食是扁圆而厚的干馍,抗饿又耐保存,成为项目部的野外专用食品。这时有人问我,刚才有没有被吓哭?问得我一楞,一路上处于昂奋之中,还真没想过害怕不害怕。于是问,这段是不是最险的路?答,最险的路还在前面,黄土高原只是小试胆量而已。 二、秦巴山区识好汉 离开住宿地武山县,我们告别黄土高原,进入秦岭。粗犷雄浑渐变为灵秀苍劲,令人神情也不觉爽润起来。然而,车上的“摇滚”却更加狂烈。 管道要横穿的秦巴山区,山高谷深,无路可寻。除开凿隧道外,只有苦寻捷径,依山开路,令管道伴路而行。我们的车队就行使在这刚刚开凿的山路上。 所谓的路,一边是直耸云天、怪石狰狞的岩壁,一边是深不可测、令人目眩的山谷,宽处不过 3、4 米,窄处仅容两个车轮。路基是刚刚炸碎、尚未风化的砺石,无情地撕咬着轮胎,越野车痛楚地弹跳着前行。 项目部的同志们戏言,在这条路上坐车,要发特殊劳动保护“尿不湿”,因为没有过人的胆量,会被吓得尿裤子。然而,他们的车却不知在这样的路上跑过多少回,仅去年 7 台车就换掉近 60 个轮胎,这次出行又有 12 个轮胎被撕破。 车队的司机们平均年龄 30 几岁,过去大都是开轿车的,从风驰电掣般跑高速公路,到在这虎口狼牙路上拼胆量、拼意志,非好汉难所为!可是他们说,在这大山里,坐车是考验,不坐车更是考验,我们还算不上好汉。 是的,为了选择管道敷设的最佳线路,徒步踏勘是项目部前期工作的主要内容。我们这次徒步攀爬了管道将要经过的海拔 1900 米、相对高度 1000 米的牛头山,切实感受到,在没有路的大山中选路,项目部同志的付出是笔墨难以描述的。他们有时在山崖上攀缘,两脚登着石缝,两手抓着树枝,连下巴都成了身体的支撑点。“哈呀,当时真遗憾自己进化得太早,否则还有尾巴的话,起码能缠住树枝,增加点保险系数。”说这话的 Z 副总,由于患强直性脊柱炎,走路如同京剧老生在甩台步,而他一边甩着“台步”,一边将踏勘的惊险段子演义成笑话,这样的罗曼蒂克,非好汉难所为!可他却说,比起 D 总,我还算不上好汉。 提起总经理 Dxx,项目部的人由衷地折服。论爬山探险,谁也比不上他。一次踏勘队伍进山,从清晨到下午拼搏了 10 多个小时,在密林中迷了路。眼看夜幕降临,大家几乎绝望了。这时,D 总一声不吭走在前面探路,终于找到了出山的小路。队伍回到营地时,已是午夜。就是这一次,D 总在探路时与一条“五步蛇”打了个照面,如果被它咬上一口,当场“革命到底”是没有疑问的。可是,五步蛇点点头,友好地让路了。 我明白了,为什么在一次联欢中他们将一首《好汉歌》唱得那样酣畅淋漓 -- 他们是真正的好汉。 三、巴蜀大地寄深情 在秦岭中不知颠簸了几天,我们终于钻出大山,来到四川境内。稍事休整,车队按照项目部的精心安排,奔向历史名城都江堰。项目部的人说,不看“都江堰”,就没有资格搞工程。 都江堰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来到它的面前,无论炎黄子孙还是海外宾客,都会为它那设鱼嘴堤以分江,筑飞沙堰以溢洪,开宝瓶口以引水,三位一体,道法自然的绝伦伟业所倾倒,更会为它的“惠施于当时,泽被于后世”的千古奇功所震撼。 与我们一路同行的项目部高级工程师 A,就不止一次用过“震撼”这个词。他说,每当走到踏勘线路上,都会产生一种强烈的震撼。当初听到这个词,我为他对工作的痴情所感动,来到都江堰,才真正对这个词的含义产生了共鸣。 提到都江堰,项目部的人话语中都有一种沉重感。面对祖先的杰作,他们领受的是一种无形的压力和说不清的激动。不是吗,都江堰运作的岷江水,其源头与管道进川的入口,恰在同一纬度;都江堰是“决江一支灌数州”,输油管道是引“龙”一条惠万户;都江堰之水,输油管道之油,对巴蜀大地的经济命脉作用,可以说是异曲同工。如果说都江堰是后无来者,那么,这条输油管道也是前无古人——这样的巧合,能够让人无动于衷吗? 当然,没有人对我做这样的比较。项目部的人没有豪言壮语,他们是用行动在演绎着祖先的创业精髓。他们不顾一切地对复杂、险恶的管道必经之路进行反复踏勘,目的不是征服自然,而是“道法自然”,最终实现对管道的“乘势利导,因时制宜”。因此,当他们经过踏勘终于找到了一处管道的更佳走向,或又修正了一处不甚理想的线路,他们的兴奋和激动是难于言表的。我由此愈发理解了,为什么在那样艰险的环境下,项目部的人却几乎各个都是幽默大师——当一个人真正投入到一种事业之中去的时候,那创业过程的精神愉悦是物质享受的生理快感所无法比拟的! 看过祖先留下的都江堰,再看当代创业的管道人,我更加信奉时势造英雄这个真理。战国后期社会经济、政治及军事发展的迫切需要,使都江堰应运而生,也使李冰们的才志得以施展;当代中国西部开发战略的实施,使管道建设得以规模发展,也使无数管道人的潜能得以发掘和释放。而谁能成为当代的李冰,则全看自己对时势的认识、对机遇的态度了。 5 月 8 日下午,我们由成都飞回北京,在节日旅游返还的人流中,格外精神抖擞——我们不虚此行。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