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马弓手,量一弓手,安敢乱言。 阅读原文 1912 年,德国法兰克福地质会议,魏格纳首次提出“大陆漂移学说”,他认为大陆可以发生大规模水平位移。 这个在今天被认为是板块构造理论滥觞的学说,却遭受当时学界的广泛质疑: 脆弱的陆地之舟,如何航行在坚硬的海床上? 一个漂亮的梦,一个诗人的梦。 当初大陆漂移学说不被接受,根本原因是无法解决驱动力问题。 地球自转离心力、日月引力、潮汐力,都微不足道。 图 1. 魏格纳(1880-1930),死于格陵兰岛考察途中 后来,在大陆漂移学说的基础上,发展出板块构造理论(1968 年),至今不断完善成型。 该理论极为简洁地概括了地球岩石圈层的运动和演化机制,具有广泛的普适性和可预测性,是 20 世纪自然科学四个重大突破之一。 图 2. 来源:北京大学张进江教授 2019 年构造论坛 PPT 百年后的今日,板块构造驱动力,仍是非常宏大、且尚无定论的科学问题。 目前地学领域大部分研究,都由该命题延伸而来,是完善板块构造理论的根基。 1.受力分析 这显然是个力学问题。 因此,在展开介绍之前,先做个简要的受力分析: 图 3. 底图来自 Forsyth & Uyeda, 1975;Forte, 2011 如上图所示,施加在岩石圈板块上的根本作用力,主要包括: Fp:地幔上涌所产生的正浮力; Fs:俯冲板块的负浮力,说白了就是下沈的力。 目前,地学界对于板块构造驱动力的争论,大多围绕这两种力谁起主导作用展开。 主要分成两种观点:自下而上vs.自上而下。 图 4. 板块运动的“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驱动机制修改自 Courtillot et al., 2003;陈凌,2020。 2.自下而上(Bottom up) “自下而上”模式认为,板块运动的驱动力来自地球内部。 类似的观点,早在板块理论建立之前就已提出, 板块理论将其发展,认为板块运动受控于板块之下的地幔系统,即地幔对流驱动板块运动, 当年通过类比锅中沸水循环而获得的灵感。 图 5. 锅中沸水循环 “自下而上”模式,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驱动板块运动: 2.1 “红叶随流水”—地幔对流对板块的拖曳力 这种模式最好理解,板块如一叶扁舟,随流水(软流圈地幔)任意漂荡。 水流到哪,船漂去哪;同样,地幔流向哪,板块“漂”去哪。 因此,板块构造理论的雏形是大陆漂移学说。 这是早期朴素的驱动力思想,作为魏格纳少数的支持者,Arthur Holmes 提出这一机制,来解释大陆漂移驱动力问题。 图 6. 来自 Arthur Holmes,1932,Science News Letter,作者认为,这些大陆可能像木筏一样漂浮在地球深处的一层粘稠的、部分熔化的岩石上。 地幔对流的样式,目前仍存在较大争议, 有全地幔对流、分层对流等模式,如下图。 图 7. 全地幔对流 vs.分层对流 地球物理与地球化学等研究普遍认为: 虽然地幔分层对流作用更为显着,但是也存在缓慢的全地幔对流作用进行物质交换。 图 8. 地幔对流数字模拟 | Ballmer et al., 2015 Science Advances 但是这种对流过程极其缓慢,而且混合程度差。 有人说这个过程与牛奶加入咖啡产生混合相似。 其实不同,即使忽略时间尺度,这个过程可能更像牛奶与蜂蜜的不均匀混合。 图 9 牛奶咖啡,网图侵删 虽然地幔具有流动性,但事实却令人更加疑惑:板块运动速度远比地幔流动速率大! 也就是说,船的速度,远大于水流的速度。 一个速度慢的介质,如何能驱动速度快的介质运动? 2.2 洋中脊推力 对于洋中脊推力的认识,依次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1)“吹气球”模型—岩浆上涌推动板块运动 海底扩张理论这样解释驱动力: 深部地幔对流,岩浆上涌、挤入扩张的洋脊,冷却产生新的洋壳, 并且推挤两侧的洋壳岩石圈, 驱动板块向两侧运动。 好比在洋中脊下方吹气球,气球越来越大,推动板块向两侧运动。 图 10. “吹气球”模型—岩浆上涌推动板块运动 但这个模式很快就出问题: 洋中脊的顶部附近,往往发育伸展断层和地震,而不是预期的挤压作用力。 这说明,至少在洋中脊离散边界的顶部,没有洋脊向两侧的挤压力。 此外,经过计算,这个推力太小,不足以驱动板块运动。 (2)“喷泉”模型—重力均衡解释洋脊推力 这是“吹气球”模型的改进版。 大洋岩石圈如同一个巨大容器的顶部,开口处位于洋中脊,里面装满塑性的软流圈物质。 这些软流圈物质有侧向分压,因而推挤洋壳向两侧运移。 作为补偿,洋脊下方热的低密度物质上涌, 发生减压部分熔融,形成新的洋壳,维持洋脊扩张。 图 11. 重力均衡解释洋脊推力|上图 Kruckenberg 2011 Tectonics(原图并非用来解释洋中脊,仅做参考);下图:孙卫东,2019 科学家们经过计算,这个推力仍然太小,而且上部与深部的运动方向相反。 (3)“滑梯”模型—重力作用导致板块下滑 洋中脊处,地幔物质上涌,岩石圈被抬高—架起“滑梯”。 如同一个斜面上的块体,在重力作用下向外滑动。 如今,学术界往往把大洋板块的向下滑移,也统称为洋脊推挤。 向下滑动的力量,取决于软流圈和老洋壳密度, 以及岩石圈底部到洋中脊岩石圈底部之间的高度差。 图 12. 重力作用导致板块下滑 这个力量有多大? 虽然比上两种模式的作用力大,但还是不够。 2.3 地幔柱助力与润滑 地幔柱是地幔物质集中上涌的柱状热流,虽已广泛应用,但仍是概念模型。 地幔柱的存在,能够“短暂”地促进上述的“地幔对流”和“洋中脊推力”, 导致板块运动速率显着增加。 此外,还能起到润滑作用。 也就是上文图 3 中的 Fbs :基底剪切力。 通常板块运动速率 Vp 大于下面地幔流动速率 Vm。 因此,Fbs 多表现为阻力。 地幔柱的出现,造成岩石圈底部发生部分熔融,熔体进入岩石圈与软流圈之间的接触界面,起到了“润滑剂”的作用,使得板块运动的阻力减小。 图 13. 地幔柱润滑 这个润滑作用很重要。 例如,印度大陆在向欧亚大陆汇聚的过程中,洋壳的运动速率的两次大幅增加(下图①②),被认为与留尼旺地幔柱的活动密切相关。 在此期间,板块最快运动速度大于 15 厘米 / 年, 大于现今可观测板块的最大运动速率(8-9 厘米 / 年)。 数值模拟研究发现,仅有地幔柱的助推作用还不够,地幔柱弱化作用非常关键,可以显着减薄和弱化岩石圈,减小板块运动的阻力, 使板块加速运动。 图 14. 地幔柱与印亚汇聚速率|Pusok et al., 2020 Science Advances 3.自上而下 “自上而下”模式,认为俯冲板块拖曳力是板块运动最主要的动力来源, 这是目前最主流的观点。 如果将上述的“自下而上”模式比作“传送带”(深部地幔动力驱动上部板块移动), 那下文所述的“自上而下”模式,就像一组“滑块 - 滑轮”,如下图: 图 15. 俯冲滑轮 | Erkan Gün et al., 2021 Nature Geoscience “滑轮”固定在海沟的位置, 俯冲板块就是下滑的“重物”, 拖动上方的板块运动—“滑块”。 该模式需结合上文的“滑梯”模型,即重力作用导致板块下滑, 随着洋中脊出不断产生新洋壳,逐渐远离的洋壳越来越冷,密度增加,厚度增加。 大洋板块在自身的重力下发生俯冲,俯冲板块密度大于周围地幔,俯冲至深部的大洋岩石会发生相变,密度继续增加,板块继续下沈,进一步驱动上部板块运动。 图 16. 俯冲板块拖曳力驱动板块运动 板块为什么能沈入地幔?可详见我此前的回答: 地幔是固态的,那大洋地壳是怎么俯冲进去的? 如果此前存在薄弱带,这个地方将更容易破裂,发生俯冲起始。 图 17. 俯冲起始过程| Shuck et al., 2022;Crameri et al., 2022,Nature Geoscience 经计算,俯冲板块的拖曳力足够大,可以维持现今板块运动的速度。 研究发现,凡是有俯冲的板块,其运动速度要远大于没有俯冲的板块。 如下图,白色箭头是板块的相对运动方向,箭头长短代表运动速度大小。 图 18. 全球板块运动速率 洋壳的年龄、俯冲带的形态,与俯冲速度也密切相关。 洋壳年龄越大,则其厚度越大,密度越大,自重越大,更容易发生俯冲, 洋壳俯冲角度越大,则其下插的动力越大(即 Fsp 越大), 图 19. 陈凌,2020,图源 Fukao et al., 2013;Nishikawa et al., 2014 俯冲板块主导的驱动力比上述的洋中脊推力等“自下而上”的作用力大 7-10 倍。 现今,由俯冲构造主导,俯冲板块为板块运动提供了 90%以上驱动力。 4. 难念的经 无论是“自下而上”还是“自上而下”,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 4.1 “自上而下”的难题 板块俯冲驱动板块运动,虽然占据主导地位, 但是存在许多现象,无法用俯冲模式解释。 例如,俯冲还未普遍发生的大西洋两侧,就无法用“自上而下”的模式解释; 印度板块北部的洋壳,早已在青藏高原下断离, 但是印度洋板块仍在运动,也不能用俯冲驱动力解释。 这些都只能用“洋中脊推力”等“自下而上”的模式解释。 还有就是板块运动的转向问题,例如西太平洋和夏威夷岛链,最新的认识是约 53Ma 前发生运动转向,这其中有地幔柱热点作用的参与。 图 20. 夏威夷岛链 此外,板块俯冲驱动板块运动的速度,有上限。 目前的研究认为,其最大速率约 10 厘米 / 年, 然而,地质历史时期出现过大于 15 厘米 / 年的运动速率, 这需要结合“自下而上”的模式一起解释。 4.2 “自下而上”的难题—“燃气管道”vs.“烟斗” “自下而上”的难题也有很多, 例如,上文提到的驱动力较弱,地幔对流争议等。 洋中脊研究调查的深入,发现了许多岩浆供应不足、极慢速扩张的洋中脊, 无法与板块运动速度挂钩。 还存在一个更为关键问题:均匀对流 vs.极性对流。 图 21. Holden and Vogt, EOS, 1977 地幔热物质上涌,假设形成地幔柱, 会形成蘑菇云状、向四周横向扩散运动,例如“锅中沸水”或上图“烟斗”模型。 以此方式驱动板块移动,理应是无定向的放射状。 实际观察,洋中脊是向两侧近乎均匀推动板块移动,如上图左侧的“燃气管道”, 有人用热点相连成洋中脊解释,有人用三联点模式解释, 后来还出现了平躺的热管模型(下图),但都很难解释这种规律的板块运动。 图 22. Holden and Vogt, 1977 难题还远不止这些,但是将“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两种模式结合起来, 便可以解释大部分板块构造动力问题。 5.谁主沈浮? 越来越多的研究试图将“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两种模式结合起来。 5.1 冰与火之歌—冷地幔柱与热地幔柱 将二者结合势必会形成一个循环过程。 类比地表的水循环,地球岩石还存在岩石圈 - 地幔尺度的循环。 板块俯冲消减和重力拆沈,形成向下的“冷流”—冷地幔柱; 核幔边界物质上涌,形成向上的“热流”—热地幔柱。 冷、热地幔柱的运动是地幔中物质运动的主要形式,构成全球尺度的物质循环,它控制 或驱动了板块运动。 板块运动只是该循环过程的地表体现。 图 23. Kippers 2021 Nature Reviews ;Holden and Vogt, 1977 冷流下沈,扰动深部地幔物质和热能,激发热流上涌; 热流上涌,产生新的岩石圈,推开上覆板块,直至俯冲下沈,化为新的冷流。 上面这两句话,先说冷流再说热流,与先说热流再说冷流,效果完全不同, 因为这牵扯到主动与被动的问题。 让我们从一个难以解释的现象开始。 5.2 非洲大陆的空间“危机” 非洲大陆,西侧是大西洋,东侧是印度洋。 两个大洋中脊都在扩张,但是非洲大陆两侧并未出现俯冲带。 图 24. 非洲大陆的空间“危机” 这些扩张的物质去哪了? 是地球膨胀了?还是非洲被挤兑了(内部遭受挤压)? 这都解释不通,因为地球没有明显膨胀,非洲内部是伸展裂谷。 我们不妨先看看现今地球各个板块究竟如何运动。 图 25. 板块运动速率 洋中脊两侧发生背离运动,通过蓝色箭头(相对运动方向)可以看出; 板块绝对运动方向是红色箭头,可见非洲和印度洋整体都在向北运动。 这样,物质可以守恒。 为什么是这样,需放眼全球。 地幔内存在两根巨柱(大型剪切波低速体,LLSVP,下图中暖色调地区): 一根叫 Jason,在南太平洋下; 另一根叫 Tuzo,在现今南大西洋‒非洲‒西南印度洋下。 图 26. Jason 和 Tuzo 两个 LLSVP,板块和地幔运动速率|李三忠,2019 它们是地幔中高冷的异类,由较冷、难熔的物质组成,周围的物质遇到它们都绕行上升。 图 27. Tuzo LLSVP | Tsekhmistrenko et al., 2021 Nature Geoscience 这些深部上升的动力,控制了现今地球板块运动的主要趋势。 它俩都主要位于南半球,这也导致地球的陆块都往北跑,形成南半球以海洋为主的格局。 (可详见我此前的回答) 为什么北半球比南半球陆地面积大? 至此,也许有人会说,破案了,深部驱动浅部运动。 其实并没这么简单,因为 Jason 和 Tuzo 的成因,可能是来自俯冲作用。 2 亿多年以前,地球陆地聚在一起,形成潘吉亚超大陆。 超大陆周围,分布着一圈环形俯冲系统, 俯冲物质在超大陆之下,逐渐聚集。 经过亿万年的演化,其中难熔的物质形成了 LLSVP。 围绕 LLSVP,地幔物质上涌,超大陆因此裂解。 这也是超大陆裂解的主流机制之一,如下图。 图 28. 转引自李献华,2020 地球物理研究,确实发现大陆下方有俯冲物质残留。 图 29. Hu et al., 2018, Nature Geoscience 可见,站在地质历史角度,深部物质可能来自上部, 上部物质也由深部物质生成,到底是谁先出生? 5.3 岩浆引擎 or 俯冲引擎——主动被动之争 这类似“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 先有冷流下沈,还是先有热流上涌,谁主动,谁被动? 是“自下而上”?还是“自上而下”? 真正的争议,不是非此即彼,而是主动与被动之争。 图 30. 修改自陈凌,2020;图源来自 Courtillot et al., 2003 这是问驱动物质循环的发动机是谁? 是深部地幔物质上涌驱动的 “地幔柱引擎”(或“岩浆引擎”)? 还是浅部俯冲带下沈驱动的“俯冲引擎”? 我们不知道。 因为,地球演化过程中,俯冲起始的时间和机制仍是迷雾重重。 5.4 俯冲伊始—迷雾重重 地球板块构造的起始时间,有很大争议。 如下图所示,早到 42 亿年前,晚到 6 亿年前,尚无定论。 图 31. 板块构造起始时间总结 Palin 2020 ESR 目前普遍接受的是,大约 25 亿年前,开始全球规模的俯冲作用。 在此之前,垂向构造作用占主导(例如地幔柱),应该存在局部俯冲作用,其过程也与现代差别较大。 (关于垂向机制与水平机制,可详见我此前回答) 为什么只有地球陆壳是花岗岩质而其他类地行星是玄武岩质? 图 32. Gerya 2019 Geology 这种“地幔柱引擎”更符合我们的一贯认知: 地球深部核能转化为热能,热能在转化为板块运动的动能,似乎非常合理。 内部驱动力应该可以解释大多星球内部的演化机制。 但地球独有的板块构造真是这样诞生的吗? 为什么很多学者倾向于“自上而下”的“俯冲引擎”观点? 除了板块在重力下自发俯冲起始,以及先存薄弱带诱发的俯冲起始等“自上而下”的观点,还一种较有影响力的观点认为,地幔柱上涌导致俯冲起始。 但是,他们的研究结果却是地幔柱弱化上部岩石圈,可能直接形成俯冲带,而不是地幔柱造成上部岩石圈裂开形成洋中脊。 看似是“自下而上”的模式,其实也是俯冲拖动板块起始的观点。 图 33. 地幔柱诱发俯冲起始 Gerya 2015 Nature 此外,一些地外行星,例如金星,也发现有地幔柱构造, 而且这些地幔柱构造可能产生了俯冲带,且保留下了痕迹,由于金星岩石圈较热等原因,没有形成刚性板块,没有发生持续性的俯冲作用。 图 34. 金星地幔柱活动 Gulcher 2020 Nature Geoscience 还有一种地外撞击说,认为小行星撞击地球,触发板块俯冲起始。 图 35. 小行星撞击诱发俯冲起始|O’ Neill 2017 Nature Geoscience 其实,小行星撞击也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模式。 此外,“水”对于研究此问题也具有重要意义。 地球与其他类地形成最大的差别就是水。 水,对俯冲起始,陆壳和软流圈形成,地球内 - 外物质循环和生命起源等具有关键意义。 地球位于太阳系的“雪线”以内,自身本应没有多少水。 图 36. 太阳系雪线(冻结线) 地球的水来自哪里? 普遍认为是外来的,彗星将水带到地球。 现今的地球,深部地幔含 1-3 个海洋的水。 如果水是外来的,那么地球内部的这些水是怎么来的? 最有可能的方式,是俯冲作用将水带入地球内部。 或许,俯冲作用将水带入地球内部,改造了地幔的性质, 才促成了地球上特有的物质循环方式,而板块运动只是这个大循环的浅部表现形式。 俯冲作用、地外水源,似乎也是“自上而下”模式。 是“自上而下”,还是“自下而上”? 或许,地球的幼年到中年有不同的选择,地球不同位置也有差异, 也可能一开始两种都不是,逐渐演化成某一模式。 这两种模式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对于地球演化的不同历史阶段,可能是动态互补关系。 答案究竟是什么? 谁不想知道,我们脚下这片土地的故事。 我们过去常会俯察大地,所见唯有疑惑。而现在,开始渐渐找到答案了。 这需要今后对地球系统更加全面深入的研究, 也许,拨开迷雾,又见层云。 不过,进一步,便有一步的欢喜。 6. 总结: (1)板块运动驱动力并不唯一,俯冲拖曳力占主导,洋中脊推力,地幔柱作用等次之。 (2)岩石圈和地幔的物质循环包括如下过程:俯冲板块作为“冷流”下沈,扰动深部地幔物质和热能,激发热流上涌;热流上涌,产生新的岩石圈,推开上覆板块,直至俯冲下沈,化为新的冷流。板块运动只是这个大循环的浅部表现形式。 (3)地球物质循环有两种主流观点:一是“自上而下”,先有浅部冷流下沈,激发深部热流上升;二是“自下而上”,深部热流上涌,形成浅部冷流。这两种观点,尚无定论。 个人认为,这两种模式也许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对于地球演化的不同历史阶段,可能是动态互补关系。 声明: 板块构造驱动力尚无定论,是亟待解决的前沿科学问题。讲好前沿问题,需对本领域各方面知识有广泛、深入的了解,熟稔来龙去脉,显然我不具备此能力。笔者仍处于学习阶段,对于板块构造驱动力没有实质研究,更妄谈个人观点。本文更像是一篇极为简短、粗略的读书笔记,文中所涉及到的观点和证据,多来自以下参考文献,及其所引文献。国内外大佬们的文章,都难免带有主观倾向,我只能尽力做到客观展示。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拓展、比较阅读。 主要参考文献: [1]陈凌,王旭,梁晓峰,万博,刘丽军.俯冲构造 vs.地幔柱构造——板块运动驱动力探讨[J].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20,50(04):501-514. [2]孙卫东.“岩浆引擎”与板块运动驱动力[J].科学通报,2019,64(Z2):2988-3006. [3]李三忠,王光增,索艳慧,等.板块驱动力:问题本源与本质[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19,43(04):605-643. [4]李献华.超大陆裂解的主要驱动力—地幔柱或深俯冲?[J].地质学报,2021,95(01):20-31. [5]Ballmer M D, Schmerr N C, Nakagawa T, et al. Compositional mantle layering revealed by slab stagnation at~ 1000-km depth[J]. Science advances, 2015, 1(11): e1500815. [6]Crameri F. Breaking subductions’ fourth wall[J]. Nature Geoscience, 2022, 15(2): 95-96. [7]Crameri, F., Tackley, P.J., Meilick, I., Gerya, T., Kaus, B.J.P., 2012. A free plate surface and weak oceanic crust produce single-sided subduction on Earth. Geophys. Res. Lett. [8]Forsyth D, Uyeda S. On the relative importance of the driving forces of plate motion[J]. Geophysical Journal International, 1975, 43(1): 163-200. [9]Forte A M, Gupta H K. Plate driving forces[J]. Encyclopedia of Solid Earth, edited by: Gupta, HK, Geophysics, Springer, 2011, 977983. [10]Gün E, Pysklywec R N, Göğüş O H, et al. Pre-collisional extension of microcontinental terranes by a subduction pulley[J]. Nature Geoscience, 2021, 14(6): 443-450. [11]Gerya T V, Stern R J, Baes M, et al. Plate tectonics on the Earth triggered by plume-induced subduction initiation[J]. Nature, 2015, 527(7577): 221-225. [12]Gerya T. Geodynamics of the early Earth: Quest for the missing paradigm[J]. Geology, 2019, 47(10): 1006-1007. [13]Gülcher A J P, Gerya T V, Montési L G J, et al. Corona structures driven by plume–lithosphere interactions and evidence for ongoing plume activity on Venus[J]. Nature Geoscience, 2020, 13(8): 547-554. [14]Hu J, Liu L, Faccenda M, et al. Modification of the Western Gondwana craton by plume–lithosphere interaction[J]. Nature Geoscience, 2018, 11(3): 203-210. [15]Koppers A A P, Becker T W, Jackson M G, et al. Mantle plumes and their role in Earth processes[J]. Nature Reviews Earth & Environment, 2021, 2(6): 382-401. [16]O’Neill C, Marchi S, Zhang S, et al. Impact-driven subduction on the Hadean Earth[J]. Nature Geoscience, 2017, 10(10): 793-797. [17]Palin R M, Santosh M, Cao W, et al. Secular change and the onset of plate tectonics on Earth[J]. Earth-Science Reviews, 2020, 207: 103172. [18]Pusok A E, Stegman D R. The convergence history of India-Eurasia records multiple subduction dynamics processes[J]. Science advances, 2020, 6(19): eaaz8681. [19]Shuck B, Gulick S P S, Van Avendonk H J A, et al. Stress transition from horizontal to vertical forces during subduction initiation[J]. Nature Geoscience, 2022, 15(2): 149-155. [20]Tsekhmistrenko M, Sigloch K, Hosseini K, et al. A tree of Indo-African mantle plumes imaged by seismic tomography[J]. Nature Geoscience, 2021, 14(8): 612-619.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