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XenForo 1.5.14 中文版——支持中文搜索!现已发布!查看详情
  2. Xenforo 爱好者讨论群:215909318 XenForo专区

重温《甄嬛传》与《金枝欲孽》到底哪一部更耐看,更有深度?

本帖由 漂亮的石头2022-06-14 发布。版面名称:知乎日报

  1. 漂亮的石头

    漂亮的石头 版主 管理成员

    注册:
    2012-02-10
    帖子:
    486,185
    赞:
    46
    [​IMG] 苏桃桃,关于影视 文学 和没有结局的故事公众号:桃花言 阅读原文

    淮南子有云:“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这个道理是我们客观分析《甄嬛传》和《金枝欲孽》的前提,那就是:

    内地拍不出金枝欲孽

    TVB 也拍不出甄嬛传

    2022 年,愿意讨论《甄嬛传》和《金枝欲孽》,这实在是一件令人倍感鼓舞的事情。往拔高了说,这是历史中的女性形象开始得到注意并且发出声音的好现象,往浅显了说是这两部剧在一众宫斗题材影视剧中鹤立鸡群,以至于热度经久不衰的表现。

    但可惜的是,大多数观众在讨论这两部电视剧时往往陷于“大女主”和“先来后到”的争论,而无视了其背后彰显的时代意义,在我看来这是落入了“一叶蔽目,不见泰山”的思想窠臼。

    《甄嬛传》和《金枝欲孽》的故事主题都是一件事“宫斗”

    宫斗,就是后宫里女人间争斗的故事,这样的故事在此二者之前也未尝没有被改编成戏剧和影视剧,但是影响力都十分有限,虽然观众对众女夺夫争风吃醋的故事很有一番看热闹的心,但也仅止于看热闹,少有将之与经典联系在一起。

    但这也并非观众的错,在《甄嬛传》和《金枝欲孽》之前——即便算上之后的作品,也少有能够完整呈现后宫里女人的生存状态和斗争目的的上乘之作。影视剧的编导在题材涉及“宫斗”“宅斗”时,心思和眼界便自觉小了起来,要么过分守旧,只着眼于“吃喝拉撒”“争风吃醋”的戏码,误把爱情当作后宫女人的全部;要么过分追求“大格局”,故事浮夸,难以服众。

    这两个现象作为以女性为主角的电视剧的通病,在《甄嬛传》和《金枝欲孽》中都得到了较为完善的修改或回避。

    在《甄嬛传》中,爱情的比重较大,但爱则爱矣,爱情之外也包含着众女的其他心思,其中有子嗣的未来,有家族的兴衰,这些都是她们斗争的理由,而爱情与权力相比,则还是后者更为重要。而在服化道以及台词上《甄嬛传》也力求精细,细节丰富,虽不敢说完全依照史实,但是至少“味道”要出来。

    所以《甄嬛传》耐看,细节丰富,人物复杂,台词巧妙,留给观众琢磨回味的余地。

    而《金枝欲孽》里爱情就不是其主旨,批判痛斥这座死气沉沉的紫荆城和高高在上冷酷无情的皇帝才是目的。因此可以这样说,《金枝欲孽》的立意要更高一些,而且这层意向丝毫不悬浮,编导很冷酷地没有给女人逆天改命的能力,但是她们就是不妥协,宁死也要反抗,这就比一般的“大女主”要高明合理的多。

    如果要把这两部剧对比,那么我们可以这样总结:《甄嬛传》更耐看,《金枝欲孽》深度更深。

    如果再引入一个参照物——《延禧攻略》,那么她们的区别就能得到更好的体现。

    一个有趣的事情是,《甄嬛传》在内地火爆后,也曾经登录香港放映,但即使有蔡少芬坐镇,香港观众对《甄嬛传》的热情也不高,草草播放了一遍就下线,反倒是于妈的《延禧攻略》在香港很受欢迎。

    香港观众普遍:

    金枝欲孽>延禧攻略>甄嬛传

    而内地观众是:

    甄嬛传≥金枝欲孽>延禧攻略

    延禧攻略的故事逻辑和演技是明显落后于甄嬛传的,但是为什么那边的观众喜欢呢?

    这种结果与其说是剧的优劣问题,不如说是内地影视作品和香港影视作品的调性是不同的,

    市场互换水土不服。

    TVB 时代,一部剧投入少场景小是常态,想要吸引香港师奶的注意,剧本必须通俗易懂+火爆,要有爆点,坏人随时变成好人,好人随时变成坏人,台词要通俗易懂,情节要简单明快,有一个体现就是 TVB 的台词非常直白,非常易懂。

    比如《金枝欲孽》里有一场戏,是孔武和安茜为死去的小宫女哀悼,孔武把小宫女的笛子放在清朝各位皇帝的排位之中,喊出了一声

    “主子向奴才磕头,没什么大不了的!”

    [​IMG]

    我们可以交换思考一下,如果这个剧情放在《甄嬛传》的布景里,合适吗?

    不合适,很违和,这个场景可以令观众接受的前提,恰恰是 TVB 的布景很穷酸很小气,一个奉贤殿看着还没华妃宫里的小厨房大,一个侍卫一个宫女坐着聊天也不会突兀,如果放在《甄嬛传》,孔武和安茜连门都进不去,自然也就没有了这场戏。

    这是 TVB 的劣势,也是 TVB 的优势。

    尤其是戚其义,他非常擅长利用这种寒酸的布景,让剧本更加贴合小人物的心理和生存状态。

    TVB 的很多剧是完全不考虑历史史实的,没有历史的束缚,想怎么拍怎么拍,想怎么写怎么写,各种魔改信手拈来,因为师奶们并不在乎历史,因此秦始皇可以是赵政,朱标可以是卑鄙小人,大清龙穴可以在九龙湾,师奶们一样看的很欢乐,也不会有人说这种是不是魔改历史了,但这么改,现在在内地肯定行不通。

    TVB 可以拍《大唐双龙传》,可以拍《寻秦记》,但你要他讲点文化底蕴,它就不行了,TVB 拍不出来《大明王朝》,也拍不出《大宋提刑官》,也拍不出《甄嬛传》。当然《甄嬛传》也没有《大明王朝》的水准,但是就细节和历史背景的相对还原而言,吊打 TVB 是没有问题的。

    说句不太正确的话,TVB 擅长拍小人物,内地擅长拍大人物,这是各有所长。

    TVB 的拿手好活是分析人性,如果能够凸显人性,那么剧本对逻辑和历史的考究统统可以往后放。

    但是内地的审美不是这样。内地有漫长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任何一个观众都有基本的历史常识,所以甄嬛传的台词写的非常绕口,但是内地的观众非常喜欢。

    你说甄嬛传有没有一定的深度,我认为它有,但是没把握住,它用一种非常迂回的方式去表达了皇权或说封建对人的异化,但是力有不逮,编剧只能讲好爱情的故事,对这一面没有过度渲染。

    这其实也是好事,因为大部分编剧也没有能力讲好政治。

    我这里还想引入另一个电视剧《大王明朝 1566》。

    《大明王朝 1566》里面的嘉靖非常喜欢不说人话,下旨的方式就是赐给臣子一个球,让大臣猜是什么意思。这种拍摄方式不要说放在香港了,就是放在全球,观众肯定骂死了,因为看不懂,但这些,内地的观众就非常喜欢,最近流行的解读《天道》之类的深度剧,也是一个原因。

    甄嬛传里用过一个典故,叫做《郑伯克段于鄢》,这个桥段香港观众看了可能一头雾水,但是内地观众就很受用。

    所以《甄嬛传》和《金枝欲孽》,完全是两种影视审美的碰撞,她们都是代表女性发声的优秀作品,但是一者生于南,一者生于北,故表达的方式和表达的内容完全不同。

    内地很难拍出来《金枝欲孽》这类指着鼻子骂的直白的作品,TVB 也根本拍不出《甄嬛传》这类刀收于鞘喜好用典的作品。

    甄嬛传前期的最大的问题是对自己的预期不足,开机的时候根本没想到会这么火爆,所以无论是流潋紫还是王小平,都没有把对人性的发掘演绎到极致,浅尝辄止,这不得不说是很遗憾的。

    而《金枝欲孽》中原定是张可颐的大女主剧,但张可颐有事,邓萃雯要靠这部剧翻身,疯狂飙戏,黎姿颜值巅峰,佘诗曼拿了一个非常符合自己人设的剧本,四个女主杀疯了,反而把整部剧的立意又提高了一层。

    这两部剧的历经诠释了什么叫因缘际会,她们都恰好的规避了一些可能存在的问题,在自己擅长的一面达到了极高的水准。

    阅读原文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