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XenForo 1.5.14 中文版——支持中文搜索!现已发布!查看详情
  2. Xenforo 爱好者讨论群:215909318 XenForo专区

茶叶到底是传入的还是原产自中国?

本帖由 漂亮的石头2022-06-30 发布。版面名称:知乎日报

  1. 漂亮的石头

    漂亮的石头 版主 管理成员

    注册:
    2012-02-10
    帖子:
    486,020
    赞:
    46
    [​IMG] 黑桃乌龙,保持最低限度的潇洒。 阅读原文

    中国是不是茶的发源地?这个问题可以分解为三个:

    一、中国是不是茶树的原产地?

    二、中国是否最早利用茶?

    三、现代制茶工艺与茶叶贸易是否起源于中国?

    第一个问题本没有争议。

    先说一下植物分类学。18 世纪以前,各国研究植物的学者都有自己一套命名植物的方法,研究处于“鸡同鸭讲”的混乱状态。

    瑞典人卡尔·林奈出现了。他天生就非常喜欢植物,成年后创造出双名命名法,即植物的常用名由两部分组成,前者为属名,要求用名词;后者为种名,要求用形容词。

    从此植物分类学诞生,混乱归于秩序。

    林奈还是第一个专职教植物学的教授,这可是瑞典国王授予的。他也做出一系列开创性的工作。

    [​IMG]
    瑞典克朗上的林奈

    1753 年林奈历时七年,写成《植物种志》,收集了近 6000 种植物,用他新创立的“双名命名法”统一命名。他将茶树定名为 Thea sinensis,sinensis 即中国。后来更新为 Camellia sinensis,即山茶属中国种。

    奠基人都这么说了,其他学界小弟也纷纷跟上。

    1813 年法国人编著的《植物自然分类》,1893 年俄国人编著的《植物科学》都将中国作为茶树原产地。茶树原产地为中国本来没什么争议。

    后来英国人 1823 年 -1824 年在印度阿萨姆发现了野生茶树,宣称印度才是茶树发源地。甚至还有这样的说法,认为中国茶是借用印度传过来的技术。

    那时中国内忧外患,随后中国茶叶在国际市场上也被印度、日本阻击,形势日下,原产地争议让中国茶的声名更为受损。中国许多著名学者如吴觉农先生,据理力争,在上世纪初已找出许多证据。

    [​IMG]
    印度阿萨姆茶园

    现在除了原产中国以外,有几种不同意见:

    1、原产印度。主要见于上世纪出的英日学者著作。

    2、原产东南亚或原产地为多元。美国人威廉乌克斯编著的《茶叶全书》,号称茶叶圣经,主张自然条件有利于茶树生长的地区都是原产地。印度、东南亚、中国都是原产地。

    追根溯源,认为中国不是茶树原产地,主要因为在印度发现野生茶树之前,没有在中国找到野生茶树。

    现在中国发现野生茶树实在太多了,云南、贵州、四川等省都有。云南是目前发现野生大茶树最多的地方,许多普洱茶被冠以野生茶、古树茶等等名头。

    [​IMG]
    云南千家寨野生茶树

    其实在陆羽《茶经》第一章就写到:“其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明代《大理府志》有“点仓山……产茶树,高一丈”。稍微用点心,去西南地区找找早就“啪啪”打英国人的脸了。

    但有野生茶树并不是原产地的充分条件。印度、东南亚也发现了野生茶树,到底谁最早?需要更强的证据。

    首先要证明所有茶树来源于一个种。这样就可以说,咱们都是同一个祖先,不是独立发展出来的。遗传学和形态学已有根据:中国种、印度种染色体数目相同;各种茶树变种与中国种、印度种形态没有明显差异。

    地理上,中国西南部更符合茶树原产地条件。《茶经述评》里写到:

    山茶科植物的厚皮香属起源于上白垩纪,其各属起源于新生代第三季,分布在劳亚古北大陆的热带与亚热带地区,现今中国的西南地区正好处于该大陆南缘。
    而印度是包括在冈瓦纳古南大陆之内,与中国隔着泰提斯海。现在喜马拉雅山脉南坡属于印度的第一带低矮丘陵,以及第二带的小喜马拉雅山脉及其东麓,当时都在海底。​

    简而言之,发现野生茶树的印度区域是喜马拉雅南坡,在山茶科起源的时期,都在海底,不可能产生茶树原始种。

    [​IMG]
    阿萨姆在喜马拉雅山南麓

    从气候来看,第四纪以来全世界经历多次冰河期,中国云南受到伤害不大。地质勘探证实,思茅、西双版纳地区许多地方未发现冰川遗迹。因此,古老植物种群在此区内保留很多,茶树就是其中一种。

    到目前为止,世界上已发现茶树共 4 个系 37 个种、3 个变种,几乎全产于中国南部、西部地区。其中云南最多,有 4 个系 32 个种、2 个变种。

    还有一些其他证据,比如相比各种变种,云南大叶种新陈代谢更简单,是更古老的茶树类型;从皋芦原种隐形遗传性状在子代稳定出现等等。

    以上都是前辈吴觉农先生、陈椽先生在 80 年代经典著作中系统描述过的,直到最近十年,许多论文还在炒剩饭,在杂志上“灌水”。

    更强的证据应该在 DNA 分子里来找。

    参考人类起源问题近三十年的发现:

    1983 年,有学者首次发表现代人线粒体 DNA 进化树,认为现代人可能起源自亚洲。
    1987 年,有学者按照分子钟假说得到线粒体在 10-20 万年前出自非洲的推论。
    随后 Y 染色体和常染色体 DNA 研究也支持了出自非洲的结论,该结论逐渐成为分子进化领域的主流理论。​
    [​IMG]
    现代人扩展路线

    国内也有一些论文,分析岩茶、单枞、云南大叶种等遗传多样性。但仅仅用分子标记法,简单说明了不同茶种遗传远近关系。

    证明自己是原产地不难,让世界承认挺难

    第一个问题“中国是不是茶树原产地”讲完了。

    有人会说,既然中国是茶树原产地,那第二个问题 “中国是否最早利用茶”和第三个问题 “现代制茶工艺与茶叶贸易是否起源于中国”,答案为“是”自然板上钉钉。

    没这么简单。

    长期以来,论证中国(意指现今中国)是最先发现并利用自然,“神农”是常见的主角。

    比如提起茶的历史和功效,常常引用《神农本草》里的内容:

    神农尝百草,一日遇七十二毒,得而解之。​

    有两个问题:

    1、《神农本草》并不是神农写的,成书也要晚得多。后人编撰修订,记录秦汉医学药物学的知识。神农是传说中的人物,没有考古出土的证据。

    2、“荼”(比“茶”多一横)有“苦菜”的意思,并不能与“茶”划等号。

    神话不可靠,再看看有确定成书时间并传承有序的著作。

    《诗经》多处有“荼”,最常引用的一句是:

    谁言荼苦,其甘如荠。​

    苦菜与“茶”都有苦的味道,很难判断这里的“荼”是菜还是茶?

    其他几处,包括《楚辞》提到的“荼”,也多能解释为非“茶”的意思。

    另一种流行的说法:周武王伐纣时,跟随的巴族等小国向周王室贡茶。这种说法将茶的起源追溯到公元前十一世纪的周初。

    东晋人所著《华阳国志》,是中国第一部地方志,有关西南地区,有这段记载。原文也被权威茶学著作《茶经述评》引用:

    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著乎尚书……其地东至鱼复,西至僰道,北接汉中,南极黔涪。上植五谷,牲具六畜。桑、蚕、麻、苎、鱼、盐、铜、铁、丹、漆、、蜜、灵龟、巨犀、山鸡、白雄、黄润、鲜粉,皆纳贡之。​

    但据历史学家任乃强先生考证,这两段不是《华阳国志》同一章的内容。

    前一段:“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著乎尚书”,是《巴志总序》首章,记巴国古史。是《巴汉志》旧文

    后一段描述进贡的文字,出自三国时谯周的《巴志》,讲的是秦汉三国时的事

    两段文字描述不同时期,拼接起来就张冠李戴。

    公元前 316 年,秦攻巴蜀,将其纳入大一统帝国。明代顾炎武《日知录》写道:

    秦人取蜀而后,始有饮之事。​

    这也是后人的著作,只能参考。

    有关煮茶的最早记载出现在公元前 59 年王褒《僮约》:

    一个叫“便了”的僮奴声称只做契约规定的事情,不做契约以外的事。王褒写了洋洋洒洒几千字,详细规定“便了”要做什么事。其中有“烹荼尽具”和“武阳买荼”

    明确记载茶叶制作与饮用,出自公元 227 年后成书的《广雅》:

    荆巴间采叶做饼,叶老者,饼成以米膏出之。欲煮饮,先炙令赤色,捣末置瓷器中,以汤浇覆之,用葱、姜、橘子芼之。​

    这一过程没有杀青,可见是更古老的用法。“制作成饼”、“与他物共煮”都与唐代制茶、用茶方法类似

    除了“荼”,唐陆羽《茶经》还总结了“茶”的其他称谓:

    二曰槚,三曰蔎,四曰茗,五曰荈。​

    这几个称呼往往以“荼”解释:

    汉《尔雅》:“槚,苦。”后代注解说即茶。

    汉《方言》:“蜀西南人谓曰茶。”

    汉《说文》:“茗,芽也。”

    以上文献能说明几个问题:

    1、在“茶”字出现之前,有多个字都有茶的意思。同时也有非“茶”的意思。

    很难判断最早记录“茶”起源的文献是哪个,因此也很难判断最早发现茶、利用茶的确切时间、地点、族群。

    “荼”有“茶”意的文献,最早可能在秦汉时期。

    2、许多文献都明指暗示,现今中国的西南地区是茶的起源。

    (上一回讲的是茶树原产,茶的起源是指最早发现利用茶)

    《僮约》就发生于西南地区,武阳在成都附近。

    “蜀”指现在四川,“巴”指现在贵州、四川、陕西、湖北交界地。

    后来传到现今中国的北方。贾思勰于公元六世纪所作《齐民要术》,最后一篇为《非中国物产》(这里中国指中国北方),第 53 项为荼,第 95 项也为荼(旁边有个木)。

    说明成书的时期,中国北方没有接受或刚刚接受茶。

    也说明那个时候人们已经意识到,荼有两个意思,一个是草本植物,苦菜,一个是木本植物,也就是茶。

    3、中国西南地区自古不是汉民族聚集地,纳入版图的时期也较晚。

    所以有两种可能性:

    一是西南地区少数民族首先发现并利用了茶,并将这种文化传播到中国北方、南方,东南亚等地区。

    二是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也是借鉴了其他族群的经验,或是本来就源于族群的迁徙。

    答案已无法在文字记录中找到。

    有没有其他方法能窥探一点点谜底。

    有。

    在说第二个问题之前,先说说第三个问题,现代制茶工艺与贸易。

    工艺可以肯定的说就来自于中国。

    除绿茶外,其他五大茶类都是明清时期创制,有明确的文献记录。而真正意义的绿茶,完善与成熟在唐朝。

    以后各种茶叶制法几乎都源自于中国工艺。

    同理,记录茶叶贸易的文献也很多,茶叶从中国走向世界确凿无疑

    这也可以从各国语言中“茶”的读音看出来。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汉学家,Victor H.Mair(中文名为梅维恒)有详细的考证。以下文字是简化版。

    世界上描述茶的词汇可以归为三大类:

    te、cha 和 chai。

    te 起源于中国东南沿海的福建方言。与此音同的有:英语 tea,丹麦语 te,荷兰语 tee,芬兰语 tee,法语 the,德语 Tee,意大利语 te,冰岛语 te,西班牙语 te,挪威语 te,瑞典语 te 等。

    茶通过福建为起点的海路传到欧洲,最早是荷兰商船,后来是英国商船。福建方言的发音就沉淀到各国语言中。

    cha 主要是中国北方方言,粤语也如此发音。所以从中国北方陆路以及从粤语地区传播出去的茶路,涉及到的国家,语言中表示茶的词汇多读 cha。比如葡萄牙 cha、孟加拉 cha、泰语 cha、藏语 ja、女真语(15 世纪)cha 等。

    chai 与 cha 关系密切,可以认为是 cha 衍生出来的。语言中表示茶的词汇读 chai 的有:蒙古语 cai、波斯语 chay、满语 cai、印地 - 乌尔都语 cay、维吾尔语 chai、俄语 chai、阿拉伯语 shay、土耳其语 cay、乌克兰语 chai、罗马尼亚语 ceay 等。

    也许随着蒙古大军驰骋亚欧,与 chai 相关的词汇传播开来。而蒙古也是从中国学来的饮茶,这点以后再讲。

    文献不可考,而密码跨越时空保存在各国家各民族对茶的发音之中。

    有没有可能再向前推导,看看茶的起源到底在哪里?是谁最早发现利用茶?

    音韵学家继续向上追溯到公元 600 年左右的“中古汉语时期”,cha 和 te 这两种发音,在当时声母都可以归于一个卷舌首塞音,记作 dr。

    现代上海地区的吴方言,就继承了这个音。也发了一些变化,从 dr 变成 dz,再从 dz 标成 z。比如常州人将茶读作“dzo”,苏州人将茶读作“zo”。

    再往上追溯到“上古汉语时期”,专家意见有一点大致是一致的:声母曾是一个齿边流音[l]。至于上古汉语中“茶”的元音,复原结果是[a]。所以上古,上古汉语中“茶”的发音,很可能是[la]。

    在汉民族定居西南地区之前,这里的居民主要归属于两大语系:

    南亚语系和藏缅语族。在这两大语系中,la 指叶子。

    到底是从南亚语系还是从藏缅语族变化而来的呢?

    南亚语系最为古老,有三大语族,发源于南亚,随后向东南亚传播。结合语言学文献和考古发现,可以确信:

    这些语言的根可以追溯到一万年前,而藏缅语族的居民从北方迁移到该地区是不过一千年前的事情。

    南亚语系三大语族也共用一个词根:la。他们迁徙到茶的发源地,很可能带来 la 的衍生词。

    现在生活在云南西南边境的佤族、布朗族等,表示“叶 / 茶”的词汇中,也共用了这个古老的词根 la。

    从民族层面而言,汉民族现在还用的“茶”,(很有可能)源自于南亚语系。

    “茶的起源”三大问题都讲完了,答案不是简单的“是”或“否”,比较肯定的结论有这些:

    1、中国西南地区是茶树的发源地。可以从古代地理学、气候学、植物学等学科里找出诸多证据,但在 DNA 分子层面,现在还没有系统的研究。

    2、最早利用茶在中国西南地区,由居住于此的少数民族发现并制作。这里的少数民族很可能由南亚语系的民族迁徙而来。汉民族于 2000 年前进入此地,并从当地民族学习到茶的知识。

    3、汉民族完善制茶工艺,并改变与创造出六大茶类,最早将茶商业化。茶由中国,海陆并进,传播到世界。

    茶的历史越早,争议和不确定越多,直到唐代陆羽诞生,《茶经》出世,中国茶的历史才清晰明确。

    阅读原文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