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泠,遗迹是曾经讴歌繁荣的生命留下的缺页的梦。 阅读原文 晕动病通常归因于人的内耳(平衡感)、眼睛(视觉)、肌肉与关节(运动感知和本体感)对自己的身体是否在移动存在分歧。比起乘客,驾驶员对自己的身体(及其操作的工具)在移动有更大把握,对移动的方式有更多了解,可以比乘客更好地解析输入的信息、预测未来的移动方式并根据车辆的移动调整身体姿势,这些状况有助于降低驾驶员晕车的概率。 而且,驾驶员通常看向车辆运动的方向,乘客则可能看着车侧面的景物、车内近乎不动的景物,乘客的脑比驾驶员更容易发现互相矛盾的感官信号——尤其是乘客试图看书、看手机上的文字之类集中注意力的情况。 乘客坐在副驾驶位置并尝试看着前方、预测车子接下来的举动,可以降低晕车的概率。打开窗户让身体感受空气流动也有助于缓解感官间的矛盾。不过,“别人”作为驾驶员开车的习惯可能和乘客不一样,乘客接连预测错误时还是可能发生晕车。 晕车时的恶心、呕吐是一种防御机制:互相矛盾的感官信号可能来自中毒,在这种情况下将胃内容物排出至少在历史上有助于更多人生存下来产生更多可育后代。乘车前数小时内尽量不要吃太饱、尽可能避免吃刺激性的或有特殊味道的东西,有助于降低晕车的概率。 这不是绝对的。长途司机晕车的概率高于短途司机。人可以通过安慰剂效应(例如上车前对自己大声说自己不会晕车、谈论人在 12 岁后晕车概率下降、吃点生姜并对自己说这可以防止晕车)或脱敏训练(例如乘车时每小时花五分钟看书,多次重复,看书五分钟内晕车的概率会下降,然后可以延长到十分钟之类)降低晕车的概率。一部分人在饿肚子乘车时可能让胃受到刺激。一部分人对汽油、柴油等燃料的味道反感,嗅到之后容易晕车,这种反感还可能是在晕车难受时嗅到燃料的味道而后天习得或强化的,改变起来更困难。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