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XenForo 1.5.14 中文版——支持中文搜索!现已发布!查看详情
  2. Xenforo 爱好者讨论群:215909318 XenForo专区

如何避免前沿学科成为「奢侈品」,而是真正应用到产业当中?

本帖由 漂亮的石头2022-08-05 发布。版面名称:知乎日报

  1. 漂亮的石头

    漂亮的石头 版主 管理成员

    注册:
    2012-02-10
    帖子:
    486,040
    赞:
    46
    [​IMG] 知乎用户,A.I. 阅读原文

    一、题问中的概念问题

    首先,前沿学科、前沿研究本来就是昂贵的“奢侈品”,只有经济领先的国家、企业、组织才能搞得起研究,也才能享受前沿研究带来的科技领先地位和丰厚回报。

    其次,关于我国的科研成果,我国的科研效率极高,高得可以说不正常。我借 六爷阿旦:中美科技差距到底有多大? 这篇文章中的数据来看看。

    1. 从研发投入,即砸钱上看,依然明显低于美国,更要命的实际是欠的债太多,2000 年的投入仅是美国的 1/10,再往前的就没法看了,导致科研底子太薄
    [​IMG]

    2. 在研发投入不足,特别是历史欠债巨大的情况下,我国维持了大量的人力投入。在 2000 年就达到了美国科研人员的 70%,注意这时研发投入仅为 1/10

    [​IMG]

    也就是说,2000 年时,中国科研工作者的人均投入仅为美国的 15%,2015 年才达到 63%,这个数据其实很好的解释了为什么近 10 年国内论文在顶级会议期刊上大量涌现,全球专利数量第一。大概从图上估算了一下人均投入(两个图欧洲国家数量不一致,没有计入),到 2015 年也是这几个国家最低的

    [​IMG]

    总的来说,我国的科研一直是低成本发展的,能发展得如此好,其原因可以归结为我国科研人员的艰苦奋斗。然而话说回来,别人也不是傻子,凭什么你就能低投入高产出。

    所以说,我国的科研效率是奇迹。向老一辈勒紧裤腰带的科学家致敬!

    二、关于转化

    说到转化,一头是科研,一头是产业,夹在中间的转化,实际上是科研对产业需求的满足。因此可得,转化的条件是:有充足的科研成果 + 有强烈的产业需求 + 科研成果与产业需求可匹配

    1. 有充足的科研成果:如上所说,历史欠债多,底子薄,所幸我国科研效率极高,近 10 年迎头赶上,产生了大量的成果。但大量的科研成果并非是转化的充分条件。
    2. 有强烈的产业需求。注意这里必须是强烈的需求,强烈到愿意支付科研和转化的成本。做低增值业务的企业不会对昂贵的科研转化有兴趣。
    3. 科研成果与产业需求可匹配。我看到有很多讨论已经说到,转化的难点在于科研成果与需求不匹配,并且提出了加大转化投入、引入更多的投资等等的建议来解决不匹配问题。

    然而需要更多思考的是,为什么会不匹配。

    上面说到近 10 年产生了大量科研成果,其实科研成果的产出,需要输入的,除了资金人力等投入以外,还有一个关键要素,是科研问题。特别是在高校、研究所,参与论文发表的国际科研竞争时,解决的科研问题更多的来源是国际科研前沿,老旧、冷门的科研问题都容易导致论文难以被录用。我们现在经常听到批评发论文追热点、做跟随性研究,这些研究的本质就是在解决国际科研前沿的需求。而国际科研前沿则往往与国际企业的前沿需求相匹配。因此,当我们看到大量的国际论文、国际专利开始产生的时候,实际上是满足了国际顶尖企业的前沿需求。如果这些需求在国内并不存在,自然也会面临无法转化的情况,这就出现了不匹配的问题。

    要让科研转化顺利,需要调整的,就在科研需求这一点上。如果我国的产业应用产生了前沿科研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科研成果自然就会好转化,企业也会愿意买单。所以科研转化并非是高校、研究所单方面的任务,更需要需求侧的拉动。

    简单来说,以往科研以“外循环”居多,提升了我们的科研水平;而要提高科研转化,得建立畅通的“内循环”。

    然而低水平、低价值的需求,是无法吸引科研资源建立“内循环”的。华为 2013 年发出超越思科的宣传,其 2012 实验室是 2011 年建设,正是高速发展期。我们需要更多的先进企业产生前沿需求,与科研形成闭环,才能让我们的转化快速转动起来。

    另外我也接触到一些传统观念,比如认为做转化就是要去赚钱、抛弃老一辈科学家艰苦奋斗的传统。这是不对的。形成“内循环”才能真正拉动我国科技和科研的发展,大量的转化是我们科研和科技全面达到全球引领性的标志。同时,“循环”之所以是循环,必然是一环扣一环,要建立循环是高度困难的事,必须从某一环节入手,强行开始推动运转,这一环节上也必然伴随痛苦的产生,导致了老一辈科学家的艰辛。然而时至今日,让循环跑起来,才是不辜负前人的付出、继往开来的方向。

    阅读原文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