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XenForo 1.5.14 中文版——支持中文搜索!现已发布!查看详情
  2. Xenforo 爱好者讨论群:215909318 XenForo专区

氧气比氮气重,在大气中为什么不会分层?

本帖由 漂亮的石头2022-08-07 发布。版面名称:知乎日报

  1. 漂亮的石头

    漂亮的石头 版主 管理成员

    注册:
    2012-02-10
    帖子:
    486,020
    赞:
    46
    [​IMG] 云航,对一无所知的事情全都了解 阅读原文

    大气既是分层的,也是不分层的,在 100 公里以下不分层,100 公里以上分层。

    根据大气经验模型 MSIS[1]可以很容易的获得不同高度处的大气成分,可以很明显的看出,大气在 100km 以上分层,并且按从轻到重的顺序排列,从上到下依次是 H-He-N-O-N2-O2-Ar,对应于分子量 1-4-14-16-28-32-40.

    而在 100km 以下,N2-O2-Ar 保持相同的比例 78%-21%-1%,当然还有少数其它气体。

    [​IMG]
    2020 年 1 月 1 日 0 点北京上空的空气成分比例

    大气分层遵循着简单而又复杂的规律,支配大气分层的第一重规律是热运动扩散和重力的平衡,其结果是气体在竖直方向上满足玻尔兹曼分布律

    [​IMG]

    很明显起支配作用的是 e 指数上的具有长度量纲的一个常数,我们将其称为标高:

    [​IMG]

    其中

    [​IMG]

    显然表示热运动的动能,mg 则表示重力作用,只有在标高 H 的尺度上,重力势能才能和热运动的动能相比,小于标高则重力作用不显著,气体在不同高度均匀分层,远大于标高则热运动作用不显著,几乎所有气体都沉淀在最下层。

    让我们以氧分子 O2(32g/mol)为例,计算地表附近(T=300K)的标高

    [​IMG]

    为计算简便,式中用了阿伏伽德罗常数进行替换

    [​IMG]

    我们再计算 500km 高度(T=1000K)的氧分子的标高

    [​IMG]

    再计算一下 500km 高度(T=1000K)的氧原子 O(16g/mol)标高

    [​IMG]

    很显然,高度越高,气体越轻,分层就越困难。在 80km 的尺度上,氧原子 O 的密度才能产生显著的变化,而理论上,地面附近的氧气只需要 8km 变化就很大了。

    我们如果不计算相对比例,而是计算实际密度的话,可以更明显的看出其差异。

    在下图中,地表附近的氧气 O2(橙线)密度的降低速度,要远远快于氧原子 O(红线)在 500km 的衰减速度。氢原子 H(粉线)甚至在对数坐标上也几乎是一条竖线,即密度在 200km 以上几乎没有变化。

    因原子重量的不同,导致标高不同,也就是扩散平衡差异,使较重的粒子在下方占的比例更大,较轻的粒子在上方占的比例更大,也就导致了大气分层。

    [​IMG]

    但如果我们仔细看图,在成分图中,100km 以下各成分的比例非常稳定。在密度图中,三种气体成分按相同的速度衰减。他们之间的质量差异并未体现,似乎就是质量相同的三种粒子。

    这是因为在地表有复杂的大气湍流,地表随着地球自转,会周期性的被太阳加热和自身散热冷却,再加上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以及复杂多变的气旋,会让 100km 以下的大气运动非常复杂。

    大气湍流就像溶液里的搅拌棒一样,将不同气体充分混合,表现出平均的运动效果,也就是不同成分的粒子都表现出整体的平均质量,并进行扩散,也就无法分层。

    就像如果有人放屁,在空气静止的室内,即使很近也要过一会儿才能闻到,但如果在下风口,立刻就闻到了。大气的宏观运动要远远强于不同分子扩散的差异。

    但大气湍流很难上升到 100km 以上,原因尚不十分清楚。人们将此高度称为湍流层顶(turbopause)

    在湍流层顶以下,由于湍流作用,大气各成分比例温度,被称为均质层(homosphere)

    在湍流层顶以上,重力和热运动主导,大气显著分层,被称为非均质层(heterosphere)

    如果再仔细看图,你还会发现 N/H/O 三种原子并没有按玻尔兹曼分布延续到 100km,而是早早的消失了,不然他们应该在地表附近也存在不少。

    这点就很简单了,因为地表附近这三种原子都不能稳定存在,必然会通过化学反应变成 O2/H2/H2O/NO/N2 等等物质,但在高温稀薄的高层大气,这些成分就可以稳定存在了。

    至此我们了解了四种主导大气成分的因素:

    1.无处不在的重力使物质倾向于聚集在地表

    2.分子热运动引起的扩散使物质分布均匀

    3.大气湍流的宏观运动使不同物质充分混合

    4.化学反应消灭掉不能稳定存在的成分

    当然还有其它因素,比如各元素的丰度比例等,就涉及宇宙演化、地球演化、生物演化的复杂过程了。


    除了大气分层以外,题主还有一些问题,在此简要回答:

    为什么油水之间可以分层​

    因为油水不互溶,水分子直接可以通过氢键抱团,油分子也能抱团,但不能互相抱团,因此就像男生女生一样,各自聚成一团。这甚至和密度无关,即使密度一样也能抱团。

    硫酸铜溶液……完全不能分层​

    硫酸铜可以溶于水,硫酸根和铜离子都能和水结合,因此在溶液中的是 水分子 - 水合铜离子 - 水合硫酸根离子,这三种离子要想分离可以参考前面计算的标高,即使完全静止也得有几百米高的溶液才可能分离,这种压强差足以影响液体密度和溶解度了,而且还有分子间作用力的影响,上面的公式甚至不适用。

    不过海洋有所谓的“温盐环流[2]”,这可以作为成分差异的一种样例。

    另外水和酒精是可以以任意比例互溶的,但也受氢键影响,虽然不好分析,但尺度肯定需要拉大,至少拉大到上层水和下层水出现显著的密度差异。

    空气中的粉尘有的可以分层有的不可以​

    这个可以用标高解释,质量大的标高小,随高度衰减快,容易分层,质量小的不容易分层。

    由于湍流会影响这个过程,定量的分析很难。

    但已知的是 pm10 可以有效沉降(分层),pm2.5 就不行,pm10 要比 pm2.5 重。

    我们可以简单的认为,比 pm10 大的几乎都会沉降,比 pm2.5 小的都不会。

    阅读原文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