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莲花开,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哈哈哈哈哈哈 这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问题 我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生态环境多样,种质资源丰富,特有的物种还是比较多的。知名的有大熊猫、朱鹮、川滇黔金丝猴(三种)、中国小鲵和华南虎等动物,还有水杉、珙桐、银杏和金钱松等植物。 这里有一份受威胁的植物物种信息表,中国特有种已经做标注。 中国珍稀濒危植物信息系统 观赏这份名单会对生物多样性有初步的了解。啊!原来这么多植物我都不认识啊。 然而这只是一部分而已。 那就简单介绍几种我知道的中国特有种吧。 1、中华鲟 中华鲟 来源:Wikipedia 中华鲟是我国特有的鲟鱼,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的大陆架地带。是最古老的脊椎动物,化石最早出现在中生代三叠纪的地层,也就是 2.3 亿年前。中华鲟洄游距离长、生活纬度低,生活周期的大部分时间在东海或黄海度过,繁殖期会沿长江溯河而上,洄游产卵,幼苗会返回大海继续生长发育。 中华鲟属于软骨硬鳞亚纲,中轴为未骨化的弹性脊索,无椎体,随颅的软骨壳大部分未骨化。这表明它是软骨鱼和硬骨鱼的中间态,是基干硬骨鱼。 经化石比对,现生鲟鱼与远古鲟鱼的形态并无太大的变动,因此鲟鱼是鱼类进化的重要参照物种。对鲟鱼的研究有助于人类理解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知晓硬骨鱼的成因,理解鲨鱼与鲤鱼骨骼产生差异的原因。 我国从 1984 年开始放流人工繁育的中华鲟鱼苗,加之最近实施的长江重点流域十年禁渔令,或许我们很快就能在野外发现中华鲟种群。 中华鲟放流活动 来源:中国日报 黄余洋 摄 2、东北七鳃鳗 B 为东北七鳃鳗 b 为其口漏斗 来源:附注 1 七鳃鳗是现存最古老的脊椎动物,距今已经有 5 亿年的历史,与其同期出现的大多数物种已经灭绝,是名副其实的“活化石”。由于其奇特的嘴型和鲜美的味道(曾经撑死过一位国王)而广为人知,属于圆口纲(也叫做无颌类),七鳃鳗只能用吸盘一样的口吸食血肉,而无法咀嚼。在漫长的脊椎动物进化史上,颌的出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作为无颌的基干脊索动物,七鳃鳗凭借独特的功能特征和进化地位吸引了极高的关注。 鱼类的进化 来源:潘照辉 2017 东北七鳃鳗是我国的特有种,分布于我国辽河流域、鸭绿江、黑龙江省东部山区河流。终生生活在淡水中,个体较小,怀卵量大,生长周期短,容易捕捞,这些特点使得东北七鳃鳗相对其他种类的七鳃鳗来说更具优势,更加方便用于研究。 七鳃鳗作为最原始的脊椎动物不具有胸腺、脾脏和骨髓等免疫器官,缺失有颌类脊椎动物适应性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成分——TCRs、BCRs 和 MHC 分子[1],这为比较医学和遗传学提供了优秀的研究材料。同时由于七鳃鳗保持了脊椎动物最原始的特点,对其基因组的研究不仅能帮助我们了解生物起源和进化,也可以为人类医学做贡献。而东北七鳃鳗恰巧是优秀的模式实验生物。 3、水杉 水杉 来源:wikipedia 虽然我们现在非常容易见到水杉,不过水杉的发现充满了传奇色彩,其之后的传播也是人类合作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典范[2]。 在欧洲、北美和东亚,从晚白垩纪至始新世的地层中都发现过水杉化石,在第四纪冰期以后,水杉属全部绝迹,仅存水杉一种,只分布于中国湖北、重庆、湖南三省交界的利川、石柱、龙山三县的局部地区。 借助独特的地形构造,水杉在中国躲过了寒冷的第四纪冰期,使它成为中国的特有物种。 1939 年,日本的一位科学家发现了水杉化石,但在 1941 年后发表的文章中认为是红杉的亲属并认定其已经灭绝。同一年冬天,中国的科学家在湖北注意到在湖北利川谋道有一株奇怪的高大树木,可惜的是,时值冬季树叶脱落无法取样。1943 年采到树叶和果实样本,暂时被认定为水松,直到 1945 年郑万钧教授看过样本后认为是新类群,1946 年,胡先骕教授认定这是被日本学者认为灭绝的物种。1948 年,胡先骕教授和郑万钧教授联名发表文章,将其命名为水杉。 1947 年,在 R.W.Chaney 和 E.D. Merrill 的资助下,胡先骕教授派遣助手用了三个月的时间收集到两公斤水杉种子,并在同年的 12 月 24 日向中国各省的研究机构以及多家国外研究机构寄送了小包装的水杉种子。从此之后水杉又重新在全球分布,收复了它在白垩纪的版图。 水杉经历了自然变迁引发的灭绝,只能在中国中部一小块地形独特的区域躲避严寒,仅仅留下很小的种群,在 200 多万年后,又由中国科学家发现并将他送往世界各地。 如今,水杉已经在 50 多个国家和地区分布,包括严寒的阿拉斯加和圣彼得堡。 事实上中国特有的物种有很多,从我一开始给出的那个链接里,就能发现数百种。我所学所知有限,就用以上几个比较独特但又不那么知名的举例一下吧。 随着人类种群数量的增加,对于自然资源的过度攫取和利用,一直在威胁着我国的生物多样性。 我们与其他物种共同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种族的延续的根基,保护他们就是保护我们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