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真理,文物考古博物馆的专业知识普及者 1.几千年前古人生活的常态,就是把垃圾丢弃在居住地周边。但是古人丢垃圾是有讲究的,往往堆积到低洼的地方,再加上下雨刮风等作用,最后就会形成堆满垃圾的大坑;还有古人曾经开挖的水井、壕沟、地下窖穴,不用了之后也会成为填埋垃圾的坑洞。考古学把这种坑洞叫做灰坑。 需要说明的是,垃圾坑是灰坑的一种,但是灰坑未必一定是垃圾坑。 2.到了商代以后,古代城市逐渐成熟,这种做法就属于不文明需要管制了。《韩非子》记载:“殷之法,弃灰于道者断其手。”秦律也有类似要求。到了唐代,《唐律疏议》记载:“其穿垣出秽污者,杖六十;出水者,勿论。主司不禁,与同罪。” 那垃圾怎么处理呢?《太平广记》载 , “裴明礼,河东人。善于理生,收人间所弃物,积而鬻之,以此家产巨万。又于金光门外,市不毛地。多瓦砾,非善价者。乃于地际竖标,悬以筐,中者辄酬以钱,十百仅一二中。未洽浃,地中瓦砾尽矣。乃舍诸牧羊者,粪即积。预聚杂果核,具黎牛以耕之。岁余滋茂,连车而鬻,所收复致巨万。”可以看到,唐代就有人做废物回收,瓦砾之类的垃圾用筐来装。当然,以古代垃圾处理的能力,估计最后都是一埋了之。 但是古代城市管理能力并不是一直都那么高。清代后期成书的《燕京杂记》记载 , “人家扫除之物,悉倾于门外,灶烬炉灰,瓷碎瓦屑,堆积如山,街道高于屋者至有丈余,人们则循级而下,如落坑谷。”这还是北京…… 3.具体到了室内垃圾暂时贮存措施,就得从古人器具中寻找了。 西汉双古堆汝阴侯墓曾经出土一件漆器,底部写有“女阴侯唾器”等铭文,像一个敛口的大碗,被认为是用餐时盛放骨头鱼刺的用具 后来演变成唾壶,用来收集废水。 故宫博物院藏东晋唾壶 唐代饮茶风行,出现了收集茶渣的渣斗。 后来演变成现代的痰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