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XenForo 1.5.14 中文版——支持中文搜索!现已发布!查看详情
  2. Xenforo 爱好者讨论群:215909318 XenForo专区

人类没有离开太阳系,是怎么看到银河系全貌的?

本帖由 漂亮的石头2023-06-01 发布。版面名称:知乎日报

  1. 漂亮的石头

    漂亮的石头 版主 管理成员

    注册:
    2012-02-10
    帖子:
    486,020
    赞:
    46
    [​IMG]
    [​IMG] 瞻云,科普人

    其实人类并不知道银河系的精细形状。

    目前所知的银河系模型,的确是通过观测和数据演算,合理模拟出来的。

    两百多年前,英国天文学家威廉·赫歇尔制造出大型反射式天文望远镜,首次观测到了银河系中的大量恒星和星云。

    [​IMG]

    于是他通过观测,开始了人类首次绘制银河系。

    [​IMG]
    赫歇尔是恒星天文学的创始人,人称恒星天文之父

    不过他绘制出来的银河系,却是这样的:

    [​IMG]

    我们可以看出,这个银河系极其的不规则,和现在所知的银河系形状大相径庭。

    不过,赫歇尔却是第一个认为银河为恒星系统,同时认为银河系是扁盘状,判定太阳距离银河系中心不远。

    赫歇尔统计的恒星主要在北天,后来赫歇尔的儿子继承父业,统计了南天的恒星,这个原始银河系模型才逐渐完善。但赫歇尔父子的银河系形状依旧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距离真相还有很长的距离。

    为什么赫歇尔父子看不到真实形状的银河系?

    大约有三点原因:

    一、无法确定各个天体之间的相对距离。

    二、存在星际尘埃阻挡星体,存在视野盲区,无法观察。

    三、银河中心存在中心盘(银盘,主要为尘埃和气体),无法穿透,看不到银河系的另一边。

    [​IMG]
    银河中心盘,单纯通过肉眼无法看到它的具体形状

    因为以上的种种原因,赫歇尔统计的银河系大小其实比今天的人类所知的银河系小得多(7500 光年大小,1500 光年厚度,甚至不及银河系一个悬臂大小)。

    虽然形状大相径庭,但他对恒星的统计,却让我们对掌握银河系形状,跨出了关键的一步。

    那人类是如何了解银河系全貌的呢?

    时间又过了 100 多年,一直到二十世纪初,人们才逐渐绘制出了更加接近真实情况的银河系模型。

    一开始主要是荷兰天文学家雅各布斯·卡普坦的贡献。

    他利用恒星视差,统计了各个恒星的大概距离。

    [​IMG]

    恒星视差是什么?

    众所周知,地球是围绕着太阳公转的,但我们在地球上观察远处的恒星时。当地球运行到不同的位置时,我们观察到的近处恒星在遥远群星背景上所处的相对位置是不同的。

    • 例如,当我们坐在前进的火车上时,看远处的树和更远处的山时,会发现它们的相对位置一直在发生变化。这里的树就相当于我们需要测量的恒星,远处山的就相对于宇宙背景板。

    两个位置产生的角度,便是恒星视差。

    [​IMG]

    我们知道日地距离,通过三角关系,就能算出观测恒星的位置和距离。

    由于测量的天体十分的遥远,视差角足够小,那么地球和太阳到测量恒星距离的差值可以忽略。

    地球与测量恒星的相对运动轨迹,可以近期地球围绕它进行圆周运动(一小段弧)。

    [​IMG]

    在这个图上,弧长 L 相当于地球的运动轨迹(1 个日地距离),测量天体相当于在圆心的位置,地球与测量天体的距离,相当于半 r

    根据角与弧长的关系,我们易得:

    [​IMG]

    [​IMG]

    为了方便对所有恒星距离进行简算,在天文上,把地球视差为 1 角秒的测量距离,称为秒差距(pc),把日地距离定义为 1 个天文单位(AU)。

    天体距离用 d 表示。

    可得:

    [​IMG]

    有了秒差距的具体大小,当测量天体与地球视差为 p 角秒时,便有这样的简算公式:

    d(pc)=1/p(arcsec,即,角秒)

    • 例如,比邻星与地球视差为 0.76 角秒,可直接计算得到比邻星与地球距离为:d=1.3pc=4.3 光年。

    虽然我们现在通过这个公式,可以极其简单地计算出观测恒星的距离。

    然而,放在 200 年却是十分的困难。

    视差法测距其实是一个十分古老的方法,早在赫歇尔时代之前,就有天文学家试图通过视差法来绘制星表。

    然而距离我们仅仅 4.3 光年的比邻星视差就小至 0.76 角秒,我们能观察到的恒星大多数都在数百甚至数千光年的距离外,视差低至数百分之一角秒。

    如此小的视差,对 200 多年前的人类精度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不仅仅在于观测材料的精度上,也在于记录的精度上。

    那个时候还没有照相机,每半年一次的位置测量,都是依靠徒手绘制。对于足够远的恒星精确位置几乎无法掌握。

    不过,到了卡普坦时代,照相机已经发明了。

    再结合大型天文望远镜,人类对微小视差掌握的精度,终于有了飞跃性的提升。

    通过对数十万以上的恒星进行观测和统计,卡普坦建立了银河系模型。

    由于测量的时候,是以太阳系为中心,所卡普坦的银河系模型的中心是太阳。

    同时还得到了相关数据:

    银河系呈圆盘状,直径 8 千秒差距,厚 2 千秒差距。​

    因为星际介质的影响,卡普坦的距离同样算小了一半。

    不过,在卡普坦的模型里面,已经能够看到恒星集中的弧线(悬臂)。

    由于卡普坦的银河系模型,还缺少足够的“坐标”定位,所以和今天人类所知的形状,依旧很有较大的差异。

    美国物理科学家哈洛·沙普利另辟蹊径,根据球状星团之间的距离,“锚定”银河系关键位置,确定了银河系的结构。

    [​IMG]
    • 球状星团:银河系早起形成的恒星所组成的星团,每个星团拥有成千上万的恒星。
    [​IMG]

    星团内的一种叫做造父变星的恒星,存在有规律的光周期。沙普利根据光周期变化,最终测出了星团之间的距离。

    [​IMG]

    根据星团距离,沙普利也建立了银河系模型:

    银河系是一个透镜状的恒星系统,太阳不在中心。
    银河系直径 80 千秒差距,太阳离银心 20 千秒差距。​

    不过,因为星际消光(电磁波、尘埃、气体,造成光减弱)的存在,沙普利计算出来的银河系数值过大(大约相当于今天银河系模型的 3 倍大小)

    [​IMG]
    沙普利的银河系模型,与今天已经十分接近


    沙普利之后,银河系统的相关理论其实已经完备,银河系模型的完善,主要依靠观测技术的逐渐提升。

    随着射电、光学、红外线以及 X 射线等观测技术的出现,还有哈勃等各种大型天文望远镜,卫星系统的精准测量。随着一些重大发现,银河系模型也在不停地更新和完善:

    银河系有四条旋臂,分别命名为矩尺座旋臂和天鹅座旋臂、人马座旋臂、南十字座旋臂和盾牌座旋臂、英仙座旋臂。另外,这个星系不仅仅是螺旋形,还是一个棒旋星云,这个螺旋星系不是像百合花的花瓣那样从一个圆点散发出来,而是从位于星系中心的一个矩形长条的两个较短的边散发。​
    [​IMG]

    对于银河系被星云遮挡,或者中心盘遮挡的部分,往往利用视差测量。实在测量不了,便根据系统进行推测。

    虽然因我们自身所限,根本不可能看到银河系的全貌,但却可以看到其它星系的全貌。利用其它星系进行推测,也能辅助确定银河系的整体形状。

    [​IMG]
    根据目前的得到数据,银河系为 Sb、Sbc、或 SB(rs)bc

    当前的观测和摄影技术,已经能拍摄到这样的真实银河系:

    [​IMG]

    通过对恒星和星云的速度观察,科学家最终发现了银河的自转,再把星际消光考虑进模型之后,一个经典的银河系模型便出现了:

    [​IMG]

    而这一副模拟出来的银河系全景,原图像素高达 81 亿:

    [​IMG]

    银河系全貌:

    [​IMG]

    总之,银河系的模型,是根据真实数据,然后合理的模拟推测而得来的。

    更加大尺度宇宙的结构,还必须借助红移现象来确定。

    [​IMG]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