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痕无声 并非而南美人不吃辣椒,甚至南美的辣椒才是亚洲辣椒的祖先。造成我们认为南美不吃辣椒的错觉可能是那边的辣椒不适合鲜食。 首先,辣椒并不是单一物种,而是 5 个栽培种以及少数野生种的总称。5 个栽培种分别为: 一年生辣椒(C. annuum L.):起源于墨西哥;代表类型:甜椒,线椒,菜椒等。 中国辣椒(C. chinense Jacq.):起源于亚马逊北部热带地区;代表类型:哈瓦那辣椒,海南黄灯笼辣椒、印度魔鬼椒等。 灌木辣椒(C. frutescens L.):起源于亚马逊北部热带地区;代表类型:小米椒、朝天椒等。 下垂辣椒(C. baccatum L.):起源于玻利维亚; 茸毛辣椒(C.pubescens Ruiz & Pav.):起源于玻利维亚。 辣椒经历了一个由南向北的分化,之后又经历了一个由北向南的传播。以秘鲁和玻利维亚为中心的安第斯山地区是辣椒的起源和多样性中心,几乎所有的栽培种和野生种都能找到,其中两种不常见的栽培种下垂辣椒和茸毛辣椒也都局限在南美,其他地区鲜有种植。随后野生辣椒沿着安第斯山脉向北到达亚马逊北部的热带地区,在这里中国辣椒和灌木辣椒在这里分化出来。随后继续北上,经中美洲到达墨西哥后,一年生辣椒才分化出来。随后一年生辣椒又重新向南传回到南美大陆,有研究表明灌木辣椒是一年生辣椒和中国辣椒的中间类型,是一年生辣椒由北向南传播的过程中和中国辣椒杂交后代分化形成的。所以这里有个奇怪的事情就是南美洲虽然是辣椒的起源地,但是一年生辣椒的多样性其实不如墨西哥丰富。一年生辣椒、灌木辣椒和中国辣椒因为亲缘关系较近,分类也聚集在一起。而且这三个种之间相互杂交部分可育,通常也把这三个种称为一年生辣椒簇。一年生辣椒簇从墨西哥 - 中美洲 - 亚马逊北部热带地区都具有非常广泛的遗传多样性。 辣椒的起源和分类 其次,通常我们鲜食辣椒以一年生辣椒为主,其次是灌木辣椒,中国辣椒最少。这也多少也与它们的辣度相关,大体上看,这三个种的平均辣度也是从低到高,一年生辣椒辣度最低,灌木辣椒次之,中国辣椒最辣(下图中超过 10 万 SHU 的均是中国辣椒类型,而一年生辣椒大多都在 1 万 SHU 以下)。下垂辣椒和茸毛辣椒的辣味程度也达到相当程度,具体数据不详。 辣椒辣度变异 除了与他们的辣度相关以外,也与他们的适应性相关。一年生辣椒在墨西哥驯化后适应性也得到大幅提升,从热带一直延伸到温带地区,这也是他们能够迅速传播的一个关键因素。而中国辣椒大多只能适应高温湿热的热带气候,这也限制了中国辣椒类型几乎都分布在热带地区,包括亚马逊热带地区的哈瓦那辣椒,我国海南的黄灯笼辣椒,以及印度的魔鬼椒等。 我在以前的一个回答(生物的基因有没有可能是“祖传屎山”?)中提到辣椒和番茄在物种分化的过程中,由于辣椒基因组的膨胀,参与辣椒素合成的关键基因AT3的祖先在辣椒驯化过程中经历了 5 次不平等复制,具有辣味的AT3基因是在最后一次复制时才分化出来。辣椒基因组膨胀的过程中,其他参与辣椒素合成的众多关键基因也都经历了不平等基因复制,出现功能上的分化。这些功能分化的基因通过再组合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辣椒素合成模块,才形成了辣味。 因此我们可以猜想,当辣椒在南美洲大陆分化的时候,随着辣椒基因组的膨胀,辣椒从一开始不辣到辣味形成,就达到了相当的辣度。在走出南美大陆以后,在墨西哥一年生辣椒分化以后辣味才逐渐降低。而最早的甜椒类型,即辣味基因AT3突变型也是最早在北美出现。因此,并不是南美人不吃辣椒,而是在南美本土驯化的几个辣椒栽培种(包括中国辣椒、灌木辣椒、绒毛辣椒和下垂辣椒)都是辣度较高的品种,并不适合鲜食。而辣度较低的一年生辣椒则是后期从墨西哥和中美洲地区传播过来的。 辣椒传播路径 通常我们鲜食辣椒主要都是一年生辣椒,包括各种甜椒、线椒、菜椒等,是在墨西哥为中心的中美洲地区驯化,而且墨西哥也是一年生辣椒最重要的多样性中心,但并不是唯一。辣椒伴随着大航海时代的海上和陆地贸易路线在全球迅速传播,在这个贸易路线上的,欧洲,非洲和亚洲也是一年生辣椒的重要多样性中心。 其中最有趣的一个发现是非洲,东亚、东南亚以南亚的辣椒品种和来自中 / 南美洲的辣椒有大量共同祖先。这主要是得益于葡萄牙在 16 世纪的跨大西洋贸易路线,葡萄牙人在南美发现了大量的银矿,然后他们载着辣椒和白银穿越大西洋,绕过非洲,途径中东最终到达南亚以及东南亚地区,用辣椒交换当时欧洲人青睐的黑胡椒、茶业以及各种香料等。因此从某种程度来说,中国的南方的辣椒直接或间接地源自中 / 南美洲。至今在我国的云南广西等地区仍有野生辣椒资源分布,追根溯源这些野生辣椒也来自当时的葡萄牙船队从南美洲带来的。比如我们海南的黄灯笼辣椒也是那个时候带过来,并在海南岛生根发芽。为什么说南方呢?因为北方的丝绸之路也是我国辣椒重要的一个来源途径。最终来自南北方的辣椒融合后发展形成了东亚特有的一年生辣椒多样性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