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XenForo 1.5.14 中文版——支持中文搜索!现已发布!查看详情
  2. Xenforo 爱好者讨论群:215909318 XenForo专区

红楼梦里面一两银子按照现在购买力大概等于多少钱?

本帖由 漂亮的石头2023-06-15 发布。版面名称:知乎日报

  1. 漂亮的石头

    漂亮的石头 版主 管理成员

    注册:
    2012-02-10
    帖子:
    486,313
    赞:
    46
    [​IMG]
    [​IMG] Zpuzzle

    之所以有这种矛盾,是因为只要你拿任意一种商品的价格比例来换算,就一定会出现因为古今生产力水平的差异而导致的商品及服务价格不一致的情况。

    这其中,最容易也必然会犯的错误,就是拿食品价格来作比较。比如,在某某年某地一两银子能买 100 斤米,今天一斤大米 3 块钱,所以一两银子相当于 300 块钱。

    这种对比的理由看似很合理——因为粮食自古以来都是生活必需品。但,这种对比又非常不合理——因为不同时代的生产力水平决定了恩格尔系数的构成是不一样的。

    还是按这个例子,假如说一两银子可以买 100 斤大米,而某人的月收入是 8 两银子,那么可以换算出此人的月收入可以买 800 斤大米。但,20 多年前的大米价格就是 1 块多钱、2 块钱左右一斤,而如今大米的价格也还是两三块左右。如果有人在 20 年前根据此公式换算出来“丫鬟的月工资是 1600 元”,而如今换算出来是“月工资 2400 元”。那么会有什么区别呢?

    如果是在 20 年前,1600 元的工资虽然也说不上太高,但也不算低——因为那个时候很多人的工资都还是几百块,很多二线城市的房价甚至都还不到 2000 块钱。而在今天,2400 的工资绝对是低了,你随便送个外卖都有 2400 了。

    所以,这种对比不合理的地方就在于,粮食的价格——或者说饮食的支出,是会随着经济的发展而相对下降的。说得更简单点,就是经济发展带来的直接结果就是恩格尔系数下降。

    如果你一定要以粮食或者其他食物作为衡量标准,就必然会出现这种错误。在粮食价格变动不大的情况下,在 1990 年到 2020 年这 30 年间,2000 块钱所代表的价值差别可太大太大了。这显然会给我们准确理解一两银子的价值产生误解。

    下面这位朋友的观点,就更是典型:

    我刚去了趟超市看了一下鸡蛋的价格,大约 12 块钱 10-12 个,合下来差不多一块钱一个。柳家的说十个钱一个鸡蛋都找不出来,姑且按照 10 个钱一个鸡蛋来计算,10 个钱=1 元人民币,明清时期一两银子大约是 700-1000 个钱,也就是说到了第 61 回,一两银子=70-100 元人民币。
    这个计算并不准确,就是图一乐,但是作者这么写是有用意的。开头贾雨村 50 两银子能在京城过一年的脱产考试的生活,再看第 61 回一两银子只能买大约 100 个鸡蛋,可以看得到,红楼梦的世界里物价飞涨,银子的购买力在下降,世界和时代实际上一直在坍塌。​

    这位朋友所犯的最大错误,就是拿工业化养殖时代的鸡蛋价格做标准。

    我小的时候,同学之间打架,一个人把另一个人打伤了,老师在教训他的时候会说“你小心他去你家里吃鸡蛋”。为什么会说这种话呢?因为当时一斤鸡蛋差不多要两三块钱——看着虽然不贵,但当时一个普通的农民一年也挣不了一两千块钱。也就是说,当时一斤鸡蛋的价格差不多就相当于普通农民一天的收入了。

    如果你能理解当时的鸡蛋价格,那么按照 50 两银子可以买 5000 个鸡蛋计算,贾雨村的这 50 两银子,其实就相当于一个普通农民一两年的收入了。考虑到清朝的生产力条件只会更差,这 50 两银子可能是很多农民一辈子都攒不下来的。

    同样的,再比如说有人还用衣服的价格来换算,这也是有问题的。因为在大多数国家,工业化的起点就是纺织业,这注定了古今服装的价格存在巨大差异。今天,你在网上花几十块钱就能买到一件质量很不错的衣服,但是在古代,很多人一年都不见得能换一件新衣服。

    现在,国际上在对比汇率的时候,除了名义汇率之外,还会有一个购买力平价的概念。这个概念其实也可以用在古代金银真实购买力的估计上。即,估计金银购买力的时候,不要以单一的粮价或者某一类物资的价格进行换算,而是要综合考量当时的各种生活成本,对其进行预估。

    就好比说,你在中国的三线城市 1 万工资能享受到的生活质量与美国 3000 美元月收入是差不多的,那么不管名义汇率如何换算,我们都可以说 3000 美元的真实汇率大约是 1 万人民币左右。

    在《红楼梦》、《水浒传》这些书里,其实多次有提到多少两银子够普通人生活多长时间的例子。如《红楼梦》里刘姥姥说 20 多两银子够庄户人家过一年,按一家五口人计算,那平均每人每年五六两银子左右。《水浒传》里,武松给了郓哥五两银子请他作证,郓哥心想这五两银子可以让六十岁的老爹生活三五个月。从这两本书的描写里可以看出来,在当时一两银子差不多就够一个普通人一个月的正常开销了。

    这个正常开销,是包含了吃、穿以及一些日常必要的支出在里面的。而考虑到这种王侯府邸的丫鬟也是管吃穿的,那就相当于说这些钱可以都攒下来。

    所以,在这个角度上,其实没必要纠结于一两银子到底是多少多少钱——因为古今的消费结构都不一样,单纯按照单一标的物来换算收入毫无价值。想要了解一个时代一两银子大致的购买力,可以先在宏观上查阅那个时代的资料,看各个阶层的人一年大约能收入多少,支出是多少。然后,再按照这个标准去对照一两银子的购买力,就能摆脱单纯按粮价或者其他物价换算的弊端,会对当时这个收入的人所处的阶层有一个大致了解。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