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XenForo 1.5.14 中文版——支持中文搜索!现已发布!查看详情
  2. Xenforo 爱好者讨论群:215909318 XenForo专区

「你凭什么管我?」这句话,家长应该如何回应才能让孩子接受?

本帖由 漂亮的石头2020-03-28 发布。版面名称:知乎日报

  1. 漂亮的石头

    漂亮的石头 版主 管理成员

    注册:
    2012-02-10
    帖子:
    485,120
    赞:
    46
    [​IMG] Cecilia,前科研从业者/家有两娃 阅读原文

    相信我,希望孩子好好学习的,绝对不只是家长,还有老师和各种研究人员。

    研究者们一度以为,促进孩子学习的最佳内在动机是「兴趣」,于是他们做了很多事希望孩子能对学习感兴趣。

    上世纪 70 年代,研究者发现很多孩子也许在学习初期感兴趣,但大多数孩子的兴趣很快就消失了,所以更重要的是从学习中获得自尊(self- esteem movement)(Briggs, 1975)。也就是说,只要孩子相信自己能学好,就更愿意学,然后学得更好,从而进入良性循环(Hattie, 2012; 2015)。

    那么,要做什么让孩子觉得自己能学好呢?

    研究者认为,孩子的自尊心取决于外界的赞美和正强化——于是就有了现在我们所看到的各种贴纸、奖励、夸张的表扬、积极的肯定。

    「你今天写完作业了吗?真棒!给你一个贴纸!」

    「你今天学习了三门功课,太好了!给你画三个星星,集齐 30 颗就可以选礼物啦!」

    这种操作性条件的思潮,带来的是外部奖励的复兴,研究者发现只要给孩子奖励或者累积奖励,确实能让孩子立刻听话、做事、写作业,真是太有效了!

    到了上世纪 80 年代,美国心理学家 Deci 和 Ryan 提出了影响学界「自我决定论」(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SDT),认为有时候外在奖励会削弱内在动机(Deci, Koestner & Ryan, 1999; Lepper, Henderlong & Gingras, 1999)。

    一旦父母告诉孩子考得好就能获得奖励,实际上也是给了孩子跟父母议价的资格——孩子意识到自己可以拿好好学习这件事情作为筹码,对父母提出各种要求;当父母拒绝或者满足不了自己要求的时候,孩子也就不再努力学习了。

    怎么办才好呢?

    自我决定论认为,外在赏罚转化为内在动机,需要满足三种基本心理需要:

    • 第一是胜任力需要(competence),认为自己有能力完成一件事情;
    • 第二是自主需要(autonomy),感到自己能够自由选择和控制一些事情;
    • 第三是关联需要(relatedness),感到被爱、被尊重和被接纳。

    让孩子产生内在的动机,并不只是是给他奖励就能搞定的。实际上,相较于外部的赏罚,积极心态和学业成就更能让孩子产生内在动机(Emmanuel, Adam, Josephine & Solomon, 2014)。也就是说,想要让孩子好好学习,关键是让他认为学习这件事很重要、有必要,而且他确实学得好,也就更愿意学习(Ryan & Deci, 2016)。


    现在,根据题主的话,我们先来复盘一下现场。

    家长:「到时间了,该去写作业了。」
    孩子:「我不要你管,你凭什么管我?我又不是你的奴隶,你让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吗?」
    家长被气得头晕。​

    看看,家长这种「管」的行为是否满足了孩子三大基本的心理需要呢?

    • 胜任力需要:孩子能独立地吃饭、睡觉、写作业吗?还是需要家长陪伴、家长检查作业、家长辅导作业?
    • 自主需要:孩子能够自由选择和控制自己吃饭、睡觉、写作业的时间和安排吗?
    • 关联需要:孩子能从家长的管束和质疑中感到被爱、被尊重和被接纳吗?

    根据题主的描述,我觉得孩子是不能的。

    所以问题的本质不在于家长如何回应孩子「你凭什么管我」这句话,而是在于家长要怎么做,才能让孩子好好(并非按时)吃饭、睡觉、写作业?

    我提几个建议:

    建议一:让孩子自己安排每日例程(daily routine)

    家长告诉孩子,现在由他来做主了,所以需要他自己来安排自己的每日活动。

    几点吃饭、几点睡觉、几点写作业、几点玩耍——这些都写下来,照章执行。

    先别说「万一孩子不照着做怎么办?」先去试试。

    实践证明,90%以上的家庭,放手让孩子自己去给自己定计划再执行,效果都是很显著的;家长在其中所起的作用主要是帮助孩子适当地调整计划,不要搞得太复杂,循序渐进。

    这是我家两娃的疫情期间居家安排,已经实施了一个月,到时候应该做什么,全靠孩子自觉——毕竟我和我先生通常早上 10 点才起床。

    [​IMG]

    建议二:调整陪娃写做作业的战略

    这块内容其实又可以写很多了,我在这里不展开讲,只说下三个要点:

    • 首先,关注思路,胜过关注结果。

    很多时候我们说孩子基础知识不扎实,不是说孩子记不住几加几等于几这种靠刷题就能提高的能力,而是说孩子对基本概念的理解不够深入,更多是背住了解题套路。

    以加减乘除为例,可以试着让孩子说一说,什么是加法,什么是减法,什么是乘法,什么是除法;什么情况下会用到四则运算?让孩子自己针对加减乘除各出一套题,来考考大人。

    看孩子写作业的时候,不要去纠结一道题的答案对不对,更不要告诉孩子一个答案,就让孩子去做这一类题;而是发现孩子这套错题背后,到底是基本概念的哪一点理解出了问题,再予以纠正。

    • 其次,关注解决方案,胜过关注错误本身。

    我们会一直跟孩子灌输一个重要理念,即:「平时做题的时候出错是好事,就像照镜子一样,发现脸上沾了东西,及时取下来,这样出门的时候就可以干干净净、漂漂亮亮了。」

    很多时候孩子不是不写作业,是怕写作业,尤其害怕父母陪写作业时候那种虎视眈眈的氛围——于是,有的孩子会选择反抗或者自暴自弃:你凭什么管我?我就是不会、就是不想写,以此来对抗或者逃避父母。

    • 第三,陪写作业的退出机制。

    一开始就要想好退出的几个节点,什么时候不用全程陪,什么时候让孩子自己检查作业,并且跟孩子说清楚家长行为后撤的触发机制。

    比如:如果连续三天,妈妈不加提醒,你都能自己检查作业,之后检查作业这件事就交给你了。

    [​IMG]

    建议三:调整合作策略

    这么说吧,养育风格(parenting style)这事真是因人而异的,不是说想做权威型父母,就能做权威型父母,这和父母本身的性格因素、生活态度取向以及教育理念都有关系。

    一种理想的方案是:放手,慢慢调整和孩子之间的关系,让他自己来;但专制型的父母是难以做到的——就是不放心,就是要管。

    所以我的建议很明确:确定好你和孩子合作的边界。

    这个边界说的是「最低限」——不是要求孩子成绩必须拿 100 分,这是不可控的,而是在行为方面,必须说好你的诉求是要先写完作业才能看电视这样的规则。这个合作边界一定要和孩子互相约定好,比如最终你和孩子在写作业这件事上达成的规则可能是

    「我不催你写作业,但你可以自己订一个闹铃,闹铃响了就得写作业;你需要保证自己写的作业正确率在 60%以上,如果经检查正确率低于这个范围,那么我们就需要一起把正确率提上去,比如通过我给你讲题的方式。」

    这样的约定很有效:不管小乖在玩什么,小萌都能抵制诱惑,先把自己给自己定的作业写完。

    [​IMG]

    阅读原文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