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XenForo 1.5.14 中文版——支持中文搜索!现已发布!查看详情
  2. Xenforo 爱好者讨论群:215909318 XenForo专区

心理学是一门「无用之学」吗?

本帖由 漂亮的石头2020-07-13 发布。版面名称:知乎日报

  1. 漂亮的石头

    漂亮的石头 版主 管理成员

    注册:
    2012-02-10
    帖子:
    485,189
    赞:
    46
    [​IMG] 不帅哥,致力于让数据和心理学代替鸡汤;公众号:荷兰心理统计联盟 阅读原文

    旗帜鲜明地给出观点:心理学是一门非常有用的学科,无论是从世俗意义上(对于个体或者集体带来可观经济回报)还是精神意义上(探索人类价值边界,满足好奇心)

    偏重基础研究的心理学分支(例如神经科学,认知心理学)所带来地满足好奇心、探索未知的“作用” @Mon1st 已经说得很好了,非我所长,也不再赘述。

    同样有意思的是,心理学中偏向行为科学和应用的分支,特别是和经济学、商科交叉的分支,也蕴含着不少非常实用、能够对个人、社会或国家带来实际帮助的理论和研究。这里仅举几个最为熟悉的例子。

    • 在股票市场翻云覆雨的心理学(行为经济学)家:行为经济学是心理学和经济学的交叉学科,旨在发现并修正传统理性经济学模型失效的地方。行为经济学的开山鼻祖之一,同时也是诺贝尔奖获得者 Richard Thaler 其中一部分的研究就是利用心理学原理预测股票市场的起伏。例如他发现人们总是对于股票相关的新闻过度反应(De Bondt & Thaler, 1985)利用这一原理,他们形成了一种非常简单的投资策略:尽可能买之前一段时间表现特别差的股票;这是因为之后出现的任何好消息(甚至是不太负面的消息),都会导致人们对于这些股票变得更为乐观,从而带来股价提升。当然这不是“事后诸葛亮”式的后见之明,在实盘操作中作者利用这一策略确实比市场平均水平多赚了 8% 的钱(Bondt & Thaler, 1995)。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Thaler 本人一直是一个大型私募基金的掌舵人之一,而这个私募基金正是主要沿用了行为经济学的策略。

    (注意上文所述不构成投资建议,特别未必适用于牛熊奇特的大 A 股)

    • Thaler“有用”的行为科学理论有很多,我私心觉得最厉害的是这个"助推理论(nudge theory); Thaler, & Sustein, 2009)"。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个理论是运用最广泛的心理学理论(没有之一),往往在你没有意识到的时候已经渗透在你的生活中了。顾名思义,助推理论就是试图运用一些非直接的标记和建议(所谓的 nudge)影响你的决策。来看看它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
    [​IMG]
    和垃圾箱相同的淡黄色的小脚印"助推"人们把垃圾放置在垃圾箱里,而不是随意丢弃在垃圾箱旁。因为这个小小标志的设置,鹿特丹某街区垃圾乱扔的概率大幅下降。​
    [​IMG]
    做成投篮形式的垃圾箱,"助推"孩子们从小开始就形成环保意识。​
    [​IMG]
    把生鲜水果放置在超市的入口处以及眼睛能够平视的地方,从而鼓励人们购买新鲜蔬果,增强全民的健康习惯和健康程度。​
    • 想要和经济学划清界限,看看其他有用的心理学?生活中需要谈判的场合恐怕并不鲜见(比如国人生命中的永恒主题——买卖二手房),那怎样谈判才能利益最大化呢?一位著名也颇有争议的心理学家 Adam Galinsky (下图猛男)做了一系列研究,给出了一整套的策略,欢迎收看我在另一个回答中的详细解说。其中一个最著名的结果就是在绝大部分情况下给出第一个报价的人往往能够获得更大的利益——因为第一份报价就相当于一个"锚”,之后再多的争论也就是微操,很难大幅改变首份报价设定的价格区间了(Galinsky, & Mussweiler, 2001; 例如上海报价 800 万的房,千辛万苦可能可以还价到 785 万,想要 400 万购买的话无异于痴人说梦)。
    [​IMG]

    有哪些实用的心理学技巧 ?

    • 继续在商业世界中盘桓,离开社会心理学家,我们来看看组织管理心理学家的光环。曾经或者正在经历求职过程的我们,一定会做过各种名目繁多的人格测试(比较科学化的如大五人格,其他"半"科学的诸如九型人格支流);而这,无论你愿意与否,都是组织心理学家们创造出来为公司所用,帮助企业实现利益最大化的,也被无数的理论和实践证明真的能够为企业带来巨大利益。最简单的应用当然是找出那些能够直接带来高绩效的人:对于几乎所有工作,高尽责性(conscientiousness)和高情绪稳定性(emotional stability)都能带来更好的绩效表现(Barrick, Mount, & Judge, 2001),企业当然希望尽可能把这些人从茫茫人海中筛选出来。更复杂完善的情况下,企业需要通盘考虑岗位所需要匹配的性格特点(例如销售更需要外向型的人),和企业、团队文化的匹配程度(创新型企业需要高开放性的人,传统行业可能更适合循规蹈矩的人),这就特别需要管理心理学家的洞见和建议了。

    以上仅仅是心理学"世俗之用"中我所熟悉的例子,供大伙参考。事实上心理学家,特别是应用心理学家活跃在经济文化活动的各个方面,为社会的正常运作和良性发展出谋划策;他们可能不如理学和工科的顶尖研究者般闪耀,但却是社会这个大型机器正常运作必不可少的环节。我有个朋友和合作者即将加入某一心理学团队为国防人才的选拔提供心理学视角,我想,于大国之爱,这也可谓是国之重器了。


    ---------------------------------------------------------------------------------

    De Bondt, W. F., & Thaler, R. (1985). Does the stock market overreact? The Journal of finance,40(3), 793-805.

    De Bondt, W. F., & Thaler, R. H. (1995). Financial decision-making in markets and firms: A behavioral perspective.Handbooks in operations research and management science,9, 385-410.

    Thaler, R. H., & Sunstein, C. R. (2009).Nudge: Improving decisions about health, wealth, and happiness. Penguin.

    Galinsky, A. D., & Mussweiler, T. (2001). First offers as anchors: the role of perspective-taking and negotiator focus.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81(4), 657.

    Barrick, M. R., Mount, M. K., & Judge, T. A. (2001). Personality and performance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new millennium: What do we know and where do we go next?.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election and assessment,9(1‐2), 9-30.

    阅读原文
     
正在加载...